婴儿肠绞痛的症状

一、婴儿肠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婴儿功能性胃肠道紊乱,通常在出生后2至4周开始出现,在4至6个月时自行缓解。以下为其常见症状:

1.阵发性哭闹:这是婴儿肠绞痛最突出的症状。婴儿往往会突然发作哭闹,哭声响亮且剧烈,通常难以安抚。哭闹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天发作时间相对固定,多发生在傍晚或夜间。据研究,约80%出现肠绞痛的婴儿,哭闹时间每天累计可达3小时以上,每周超过3天。

2.腹部紧张:哭闹发作时,婴儿的腹部肌肉常常处于紧张状态,触摸时感觉比平时更硬,这主要是因为肠道痉挛引发腹部肌肉反射性收缩。同时,婴儿可能会将双腿向腹部蜷缩,以试图缓解腹部不适,此姿势有助于减轻肠道受到的牵拉,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3.面部涨红:由于哭闹用力以及腹部不适,婴儿的面部会出现明显的涨红现象。这是因为哭闹时胸腔压力升高,阻碍静脉血回流,导致头面部血管充血。

4.排气排便增多:肠绞痛发作期间,婴儿排气次数通常会增多,部分婴儿可能还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加或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变稀等情况。这是因为肠道蠕动异常加快,促使气体和粪便快速通过肠道。

二、特殊人群提示:

1.早产儿:由于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较于足月儿,可能更容易出现肠绞痛,且症状可能更严重。家长需格外关注,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早产儿病情变化可能更快。同时,喂养时要更加注意奶量、喂养速度和喂养姿势,避免过快过多喂养,防止吞入过多空气。

2.有家族过敏史婴儿:若家族中有过敏史,婴儿发生肠绞痛可能与过敏因素相关。家长要留意婴儿接触的食物、用品等,若怀疑过敏,应及时就医排查过敏原。在添加辅食时,需更加谨慎,逐一少量添加,观察婴儿反应,防止因食物过敏诱发或加重肠绞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