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留置针的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血管

1.对于成人:优先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贵要静脉较粗,血流速度快,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肘正中静脉位置较固定,易于操作。

2.对于儿童:婴儿可选择头皮静脉,如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这些静脉表浅易见,便于固定;年长儿可选择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但要注意避免选择关节附近及易活动的部位,防止留置针移位。需根据儿童的年龄、血管发育情况谨慎选择,例如新生儿头皮静脉相对较细,操作时要更加轻柔。

二、做好穿刺前准备

1.物品准备:准备好合适型号的留置针、无菌敷贴、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根据患者年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留置针,一般儿童选择较细型号的留置针,如24G、26G等,成人可根据情况选择20G-24G不等。

2.患者准备: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暴露穿刺部位,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哭闹挣扎影响穿刺操作。清洁穿刺部位皮肤,一般用碘伏消毒,消毒范围要足够,直径不小于5cm,待干后再进行穿刺。

三、穿刺操作技巧

1.进针角度

-成人:一般进针角度为15°-30°,以减小患者疼痛和损伤。当看到回血后,再将针头沿静脉方向进针少许,以便顺利送入套管。

-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较小,约10°-15°,因为儿童头皮静脉表浅,角度过大易穿透血管。进针时要缓慢,密切观察回血情况,一旦见回血即停止进针。

2.送套管技巧:穿刺成功见回血后,左手固定针芯,右手将套管缓慢送入静脉内,送入长度一般为套管的1/2-2/3。对于儿童,送套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套管穿出血管。

四、固定方法

1.成人固定:将无菌敷贴妥善固定留置针,要确保敷贴粘贴牢固,避免留置针移位。可以用手指轻压敷贴边缘,特别是套管针的入口处,防止渗血和液体渗漏。

2.儿童固定:儿童好动,固定要更加牢固且注意舒适。可以使用专门的儿童固定装置,或者用胶布呈“工”字形固定,将留置针妥善固定在皮肤上,同时要注意避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例如,用两条胶布分别横向和纵向固定,交叉处固定在留置针的套管上,确保留置针稳定,又不影响手指或肢体的正常活动。

五、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技巧

1.渗血:穿刺后若出现渗血,可在穿刺部位上方稍用力按压,但不要覆盖穿刺点,观察渗血情况。如果是儿童,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哭闹导致血压升高加重渗血。

2.液体渗漏:如果发现局部肿胀,可能是液体渗漏,要立即停止该部位输液,拔出留置针,重新选择血管穿刺。对于儿童,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及时发现渗漏迹象并处理。

总之,打留置针需要根据不同人群(成人、儿童等)的特点,熟练掌握选择血管、穿刺前准备、穿刺操作、固定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技巧,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