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X光对人体的危害

一、探伤X光的辐射剂量与人体危害机制

(一)辐射剂量的分类及影响

探伤X光所涉及的辐射剂量分为单次剂量和累积剂量。单次较小剂量的探伤X光辐射,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但如果单次剂量过高,例如超过一定阈值(不同组织器官耐受阈值不同,如眼睛晶状体耐受剂量相对较低),会直接破坏细胞内的DNA等重要生物分子结构。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细胞分裂活跃,对辐射更为敏感,相同剂量下可能比成人面临更大的DNA损伤风险,因为儿童的组织还在快速发育中,细胞受辐射影响后发生异常增殖等病变的概率更高。

(二)危害机制阐述

X光的电离辐射会使人体组织中的原子发生电离,产生自由基等活性物质,这些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细胞膜、蛋白质、核酸等。以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为例,可能会导致白细胞数量变化,长期大剂量接触探伤X光辐射的人群,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会增高,而儿童的造血系统相对脆弱,受影响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贫血等血液系统相关的健康问题。

二、不同人群接触探伤X光的危害差异

(一)儿童群体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尚未成熟。在接受探伤X光检查时,儿童的甲状腺、性腺等对辐射更为敏感。例如,儿童甲状腺对辐射诱导的甲状腺疾病风险更高,可能增加日后患甲状腺癌等疾病的几率;对于性腺,儿童时期接受辐射可能影响生殖细胞的发育,对成年后的生育功能产生潜在不良影响。而且儿童在检查过程中往往难以像成人一样配合保持固定姿势,可能需要更多次的重复检查或者更大范围的照射,进一步增加了辐射暴露风险。

(二)育龄人群

育龄男性接触探伤X光辐射后,可能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导致精子畸形率增加、活力下降等。育龄女性如果在怀孕前接受了探伤X光检查,尤其是在早孕期(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辐射可能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增加流产、胎儿畸形(如神经管畸形等)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怀孕的女性,即使是早期的少量探伤X光辐射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对辐射的抵御能力很弱。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细胞的修复能力下降。老年人群接触探伤X光辐射后,患癌的风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相对增高。例如,老年肺部组织受辐射后,患肺癌的概率可能比年轻人更高,而且由于老年人本身可能患有其他基础疾病,辐射对身体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会更加复杂,可能会加重原有的基础疾病,如加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进程,因为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加快。

三、降低探伤X光对人体危害的防护措施

(一)检查前的防护准备

在进行探伤X光检查前,要严格掌握检查的适应证,只有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该检查。对于儿童,要尽量采用合适的固定装置让儿童保持正确姿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照射。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检查的必要性和可能存在的辐射风险,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如向育龄人群说明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如女性在检查后建议适当间隔一段时间再考虑受孕等。

(二)检查中的防护手段

在进行探伤X光检查时,要使用铅防护用品,如铅围裙、铅眼罩等对非检查部位进行防护。对于儿童,要重点防护敏感部位,如甲状腺、性腺等。同时,操作人员要正确操作设备,确保辐射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采用最小有效剂量的照射来获取所需的影像信息,避免过度照射。例如,在进行儿童四肢探伤X光检查时,准确对准检查部位,减少周围组织的不必要辐射。

(三)检查后的健康关注

对于接受过探伤X光检查的人群,尤其是特殊人群,要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情况、甲状腺功能等;育龄人群要记录月经周期等生殖相关情况;老年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癌症筛查等。通过定期监测,可以早期发现可能由于探伤X光辐射导致的健康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