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试是什么 皮试的注意事项盘点

一、皮试是什么

皮试即皮肤敏感试验的简称,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其原理是将少量特定的过敏原提取物通过皮内注射的方式注入人体,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以判断机体是否对该物质过敏。例如,青霉素皮试就是通过将少量青霉素溶液注射到皮肤内,来预测患者是否会对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如果皮试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异常反应,则提示可能对相应药物过敏;若皮试部位无明显异常,则通常表示患者对该药物过敏的可能性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过敏的可能,因为有时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二、皮试的注意事项盘点

(一)皮试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因素:儿童进行皮试时需特别谨慎,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且对药物反应的表达可能不如成人清晰,医护人员在操作前要更细致地观察儿童的一般状况,了解其是否有不适表现等。例如,对于低龄儿童,要注意其情绪状态,尽量在其较为安静配合的情况下进行皮试。

-性别因素:一般无特殊的性别差异导致皮试注意事项不同,但在操作过程中要尊重患者隐私。

-生活方式:若患者近期有饮酒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因为酒精可能会干扰机体的免疫反应等。所以在皮试前应询问患者近期生活方式相关情况,如是否饮酒等。

-病史因素: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既往是否对药物、食物等有过敏情况,尤其是对即将进行皮试的药物相关成分的过敏史。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过敏史,如曾发生过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进行皮试时需更加警惕,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做好急救准备。

2.物品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皮试药物、注射器、消毒用品等,确保药物的有效期、浓度等符合要求。例如,青霉素皮试液的浓度要严格按照规定配制,一般为200-500U/mL等特定浓度范围。

(二)皮试操作中注意事项

1.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皮内注射,消毒皮肤后,用注射器抽取规定剂量的皮试液,以恰当的角度(通常约5°)将皮试液注入皮内,使局部形成一个圆形皮丘,注意注入剂量要准确,一般为0.1mL左右。

2.环境要求:操作应在相对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受到过多干扰或因环境因素导致不适。

(三)皮试后观察及注意事项

1.观察时间:皮试后一般需要观察15-20分钟,在此期间要让患者在医院或诊所等待,不要离开。对于儿童患者,医护人员要时刻陪伴在旁,密切观察其反应。

2.观察内容

-局部反应:主要观察皮试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瘙痒、皮疹等情况。如果局部红肿直径大于1cm,或伴有伪足、瘙痒等症状,则提示皮试阳性,可能对该药物过敏。

-全身反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全身症状,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例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要立即给予吸氧等措施;出现过敏性休克时,要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3.患者注意事项

-皮试后患者不要搔抓皮试部位,避免揉搓,以免影响对皮试结果的观察判断。

-告知患者在皮试后的一段时间内,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果出现任何不适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如孩子是否有哭闹不止、异常烦躁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