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气管扩张剂
1.β₂受体激动剂
-作用机制: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₂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²⁺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
-常见药物:沙丁胺醇,有吸入溶液等剂型。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起效较快,一般几分钟内就能发挥作用,适用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等情况。其对儿童的安全性经过多项临床研究验证,能有效改善通气功能,但部分儿童使用后可能出现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一般为轻度且可耐受。
2.抗胆碱能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减少黏液分泌的作用。
-常见药物:异丙托溴铵,常用的是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它可用于缓解儿童喘息症状,与β₂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时,协同作用更强,能更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对不同年龄儿童均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较好,但少数儿童可能出现口干等不良反应。
二、糖皮质激素
1.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2.常见药物
-布地奈德:是儿童雾化吸入中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对于儿童哮喘的长期控制和缓解哮喘急性发作都有重要作用。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布地奈德可以显著改善儿童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不过,长期使用布地奈德可能会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后需注意让儿童漱口。
三、黏液溶解剂
1.作用机制
-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
2.常见药物
-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溶液可使黏液中的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黏度,适用于有大量黏痰且排出困难的儿童,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伴有痰液黏稠的情况。临床研究表明,乙酰半胱氨酸能有效改善儿童痰液性状,促进痰液排出,但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