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什么意思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脑局部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栓子来源包括心源性(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癌栓等)及来源不明性。

3.腔隙性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形成腔隙性脑梗死。

4.其他原因:如脑动脉炎、夹层动脉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等。

脑梗死的常见症状包括:

1.偏瘫:即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2.失语: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等。

3.头晕:常伴有恶心、呕吐。

4.头痛:通常为局限性、固定性头痛。

5.感觉障碍:如麻木、感觉过敏等。

6.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平衡障碍。

7.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昏迷。

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神经保护、手术治疗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2.戒烟限酒。

3.合理饮食,减少盐、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4.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5.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6.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总之,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同时,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也非常重要,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