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一般认为该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1.感染:
链球菌感染:是诱发结节性红斑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和扁桃体炎等疾病。
结核菌感染:可导致皮肤结节性红斑,多发生于肺部或其他部位结核感染之后。
其他感染:病毒、真菌等感染也可能引起结节性红斑。
2.药物:
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可引起结节性红斑。
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后,大约1/3的女性可能出现结节性红斑。
3.其他: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导致皮肤结节性红斑。
白塞病: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可出现皮肤结节性红斑。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也可能并发结节性红斑。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胰腺癌等,可导致结节性红斑。
其他:部分结节性红斑患者可能找不到明确的诱因。
结节性红斑的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性、皮肤结节,可伴有发热、关节痛、头痛等症状。好发于小腿伸侧,其次为大腿、臀部及上肢。结节性红斑的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经数天或数周后可自行消退,但容易复发。
诊断结节性红斑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自身抗体等)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结节性红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2.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抗生素:如有链球菌感染证据,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减轻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3.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频谱电疗等,可促进炎症吸收。
中医治疗:中医中药在治疗结节性红斑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
需要注意的是,结节性红斑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定期复查。此外,患者还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诱因,以减少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