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损害:有多种表现,多突然发生,对称性分布于小腿伸侧,尤其是踝部附近,其次为大腿、臀部及上肢。表现为蚕豆至胡桃大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数目通常为数个,压痛明显,中等硬度。两侧对称,表面皮肤发热。红肿消退后,出现鳞屑和色素沉着,发作时一般不影响关节和脏器功能。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关节痛、头痛、乏力等不适,可反复发作,病程可数周或数月。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阳性,部分患者抗“O”升高,免疫球蛋白升高,补体降低。
特殊类型:
皮肤异色病样型:除有结节性红斑损害外,尚伴有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
蛎壳样结核疹型:损害为多数坚硬的皮下结节,融合成斑块,被覆蛎壳样鳞屑,坏死形成溃疡,愈后遗留瘢痕。
发疹型:除有结节性红斑外,尚伴有风团、丘疹、水疱、脓疱等多形性皮疹。
慢性结节性红斑:损害消退后,遗留纤维性结节,经年累月不消退。
复发性结节性红斑:损害消退后,在原来部位又出现新的损害,常持续数年。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劳累。
药物治疗:主要为非留体类抗炎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和碘化钾等。
其他治疗:紫外线照射、蜡疗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以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