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因有哪些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包括孕妇原有心脏病、妊娠期生理变化以及其他因素。其中原有心脏病以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较为常见。妊娠期生理变化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心率加快和心脏负担加重。此外,感染、贫血、分娩及其他因素也可能对心脏造成影响。因此,对于心脏病孕妇,需密切监测心功能并注意休息。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心脏病:

(1)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2)风湿性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3)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4)其他:如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

2.妊娠期生理变化:

(1)血容量增加:妊娠期血容量逐渐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增加30%~45%。

(2)心率加快:妊娠期心率每分钟增加10~15次。

(3)心脏负担加重:妊娠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向左上方移位,使大血管扭曲,增加了心脏负担。

3.其他因素:

(1)感染:妊娠期感染如风疹、流感等病毒,可引起胎儿心脏畸形。

(2)贫血:妊娠期贫血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3)分娩:分娩时子宫收缩、产妇用力,可使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

(4)其他: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等。

总之,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应在妊娠期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孕妇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劳累等,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