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北芪是同一种植物,没有区别。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
黄芪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黄芪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水煎服、入丸散、浸酒、泡茶等。黄芪的用量一般为9~30克,具体用量可根据病情和体质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性温,味甘,易于助火敛邪,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不宜使用黄芪。此外,黄芪不宜与藜芦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