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北芪有什么区别

黄芪和北芪没有区别,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在不同地区还有着绵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红芪、独芪等别名,北芪是黄芪的一种别称。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皂苷、黄酮、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压、抗病毒、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黄芪可以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的用量和用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而定,一般用量为9~3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黄芪不宜与藜芦同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黄芪。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黄芪前也应咨询医生,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