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下面肿了一按就痛是怎么回事

一、淋巴结炎

(一)病因

1.感染因素

-口腔、咽部的感染是常见诱因,例如牙龈炎、扁桃体炎等。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可经淋巴引流途径侵入耳下淋巴结,引发炎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引发耳下淋巴结炎。成年人若口腔卫生状况差,长期有牙龈炎等问题,也易导致淋巴结炎。

-病毒感染也可引起,如EB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耳下淋巴结肿大伴疼痛。

(二)表现

耳下淋巴结肿大,伴有明显压痛,皮肤可能无明显红肿,但也有部分患者皮肤会出现红肿表现。患者可能伴有原发病的相关症状,如牙龈炎患者有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表现;扁桃体炎患者有咽痛、发热、扁桃体充血肿大等表现。

二、腮腺炎

(一)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在集体生活的人群中易暴发流行。

2.表现

-以耳垂为中心的耳下区域肿胀,初期可能有压痛,随后肿胀逐渐明显,皮肤发亮,疼痛加剧。患者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还可能出现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二)化脓性腮腺炎

1.病因

-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术后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多因逆行感染引起,口腔卫生不良时,细菌经腮腺导管逆行侵入腮腺引发化脓性炎症。

2.表现

-耳下肿胀明显,皮肤发红、发热,压痛剧烈,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性分泌物从腮腺导管口流出。患者全身症状较重,可有高热、寒战等表现。

三、皮脂腺囊肿感染

(一)病因

1.皮脂腺排泄管阻塞

-耳下皮肤的皮脂腺排泄管堵塞,皮脂腺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若继发细菌感染,就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常见于面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群,如青春期人群,由于皮脂腺分泌增多,更容易发生皮脂腺囊肿感染。

(二)表现

-耳下可触及肿块,肿块局部红肿,有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感染严重时,肿块可化脓,出现波动感。

四、其他可能原因

(一)颌下腺疾病

1.颌下腺结石

-颌下腺导管内结石阻塞,导致唾液排出受阻,引起颌下腺炎,可表现为耳下区域(颌下腺所在区域)肿胀、疼痛,进食时肿胀和疼痛加重。多见于成年人,可能与唾液成分改变等因素有关。

-检查可发现颌下腺导管口有红肿,挤压颌下腺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导管内结石。

(二)恶性肿瘤转移及原发肿瘤

1.转移癌

-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如口腔癌、鼻咽癌等,可能转移至耳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疼痛。例如口腔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可通过淋巴循环转移至耳下淋巴结,患者可发现耳下无痛性肿块逐渐出现疼痛等症状变化。

2.原发恶性肿瘤

-耳下区域的恶性肿瘤,如腮腺恶性肿瘤等,也可出现局部肿胀、疼痛,且肿块生长较快,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等表现。

当发现耳朵下面肿了一按就痛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以明确病因。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不同,如淋巴结炎多采用抗感染治疗;腮腺炎需根据类型进行相应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化脓性腮腺炎需抗感染及引流等;皮脂腺囊肿感染多需抗感染后手术切除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注意其免疫力较低,感染易扩散,需及时规范治疗;老年人可能基础疾病较多,要综合评估病情,谨慎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