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牙包住下牙三分之二正常吗

上牙包住下牙三分之二通常不正常,属于深覆合的一种情况。深覆合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一、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深覆合的遗传倾向,后代发生深覆合的概率可能会增加。比如父母存在上牙明显前突、下牙位置靠后的情况,子女遗传到这种牙颌面结构的可能性较大。

2.不良口腔习惯

-吮指习惯:儿童长期吮指,尤其是拇指,会影响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导致上牙向前突出,下牙被压在后面,逐渐形成上牙包住下牙较多的情况。

-吐舌习惯:经常吐舌会使下颌处于后缩位置,进而影响牙齿和颌骨的正常排列,引发深覆合。

3.替牙期异常

-上颌乳磨牙过早缺失,会导致上颌后牙萌出过度,使得上颌牙弓长度增加,相对下颌牙弓,上颌牙就会向前突出,出现上牙包住下牙较多的现象。

-下颌乳切牙过早缺失,可能会促使下颌骨发育受到影响,下颌位置后缩,也会加重深覆合的程度。

二、危害

1.牙齿方面

-磨损:深覆合时,上牙过度覆盖下牙,上下前牙的切端接触频繁,容易导致牙齿的咬合面磨损,长期可能会使牙本质暴露,引起牙齿敏感,出现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疼痛的症状。

-牙周组织损伤:异常的咬合关系会使牙周组织承受过大的咬合力,容易引发牙周炎,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2.颌面发育及美观方面

-影响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长期的深覆合可能会导致面下1/3变短,面部外观不协调,影响容貌美观。例如,从侧面看,面部呈现凹陷的面型,缺乏立体感。

-还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出现关节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

三、矫正

1.早期干预(儿童时期)

-如果是儿童时期发现有上牙包住下牙三分之二的倾向,需要密切观察。对于一些由不良习惯引起的情况,要及时纠正不良习惯,比如帮助儿童戒除吮指、吐舌等不良习惯。

-对于替牙期出现的一些可能导致深覆合的局部因素,如上颌乳磨牙过早缺失等,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制作间隙保持器等,以维持正常的牙列间隙和颌骨发育。

2.青少年及成人矫正

-固定矫治器:是常用的矫正方式,通过粘结在牙齿上的托槽、弓丝等装置,逐步移动牙齿,调整上下牙的咬合关系。例如,使用方丝弓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等,一般需要佩戴1-3年左右,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而定。

-隐形矫治器:通过一系列个性化设计的透明矫治器来移动牙齿。隐形矫治器美观度较高,可自行摘戴,方便清洁口腔,但相对固定矫治器来说,对于一些复杂的深覆合矫正可能疗程会稍长一些,费用也相对较高。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口腔习惯,发现有吮指、吐舌等不良习惯时,要及时引导纠正。定期带儿童到口腔科检查牙齿发育情况,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

2.青少年

-在矫正过程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因为佩戴矫治器后牙齿清洁难度增加,容易发生龋齿和牙周炎。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使用正畸专用牙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也应及时漱口。同时,要避免食用过硬、过粘的食物,防止损坏矫治器或影响矫正效果。

3.成人

-成人矫正相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疗程可能更长,而且牙齿及牙周组织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矫正前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周状况、牙齿健康等,确保口腔条件适合矫正。矫正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佩戴矫治器,定期复诊,及时处理矫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上牙包住下牙三分之二属于不正常的错颌畸形情况,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和面部美观,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