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想吐怎么办

一、明确病因是关键

(一)生理性因素

1.妊娠反应:育龄期女性若有停经史且出现恶心想吐,首先需考虑妊娠相关。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一般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数人在孕12周左右逐渐缓解。

2.饮食因素:短时间内进食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或一次性摄入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暴饮暴食大量进食油炸食品等,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发恶心想吐。比如大量食用辣椒后,辣椒素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出现恶心感。

3.晕车、晕船、晕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由于运动刺激前庭神经,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见于长时间乘车、乘船等情况。

(二)病理性因素

1.胃肠道疾病

-胃炎: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多由应激、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如大量饮酒后可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慢性胃炎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也会有恶心、腹胀等不适。

-胃溃疡:典型症状是周期性上腹部疼痛,疼痛具有节律性,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进食后疼痛可能会加重或缓解,与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有关。

-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引起。各种原因导致的肠粘连、肠道肿瘤等都可能引发肠梗阻,肠道梗阻后,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向上反流就会出现恶心想吐症状。

2.肝胆胰疾病

-肝炎: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和代谢异常,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黄疸等症状,例如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后会出现上述一系列症状。

-胆囊炎:多由胆囊结石梗阻胆囊管或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发作时右上腹会出现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往往加重。

-胰腺炎:常与胆道疾病、酗酒等有关,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是其重要诊断依据。

3.其他系统疾病

-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除了有眩晕症状外,还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是由于内耳淋巴代谢紊乱,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

-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肿瘤、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累及颅内压升高时,会出现恶心、呕吐,且多为喷射性呕吐,同时可能伴有头痛、视物模糊、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一)一般生活调整

1.休息与体位:出现恶心想吐时,应立即停止当前活动,找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休息。如果是站立时出现症状,可慢慢坐下或躺下,避免因站立不稳摔倒。对于妊娠反应导致的恶心想吐,孕妇可采取半卧位休息,减少胃肠道不适。

2.呼吸调节:进行深呼吸,缓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地呼气,重复几次,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恶心感。比如每次吸气4-5秒,呼气6-8秒,反复进行。

3.口腔清洁: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轻恶心带来的口腔异味不适感。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避免因口腔异味加重恶心情绪。

(二)饮食调整

1.清淡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馒头等。小米粥容易消化,还能保护胃黏膜;面条软烂,不会给胃肠道造成太大负担。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酸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加重恶心想吐症状。

2.少量多餐: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例如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5-6餐,每次进食量减少,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对于儿童,可将食物分成小份,多次进食。

(三)特定场景应对

1.晕车、晕船时:乘车、乘船前避免空腹,可提前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但不要吃太饱;乘车时选择靠窗的位置,保持空气流通;乘坐交通工具过程中,可注视远方固定物体,避免看手机、看书等,减轻前庭刺激。对于儿童,家长要安抚其情绪,让孩子保持放松,必要时可给孩子使用儿童专用的防晕车贴等。

2.妊娠反应时:孕妇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清淡食物,少量多次进食,也可适当吃一些酸味食物,如柑橘、杨梅等,可能会缓解恶心感,但要注意适量。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油烟等不良气味刺激。

三、就医指征与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就医指征

1.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恶心想吐症状持续不缓解,超过24小时;伴有剧烈腹痛、大量呕血、黑便;出现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剧烈等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妊娠期间恶心想吐症状严重,影响正常进食和生活,导致体重明显下降等。

2.儿童患者注意事项:儿童恶心想吐时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呕吐频率、呕吐物性状等。儿童呕吐时要注意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如果是婴幼儿,还要观察有无囟门隆起等情况,警惕颅内病变。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上述的饮食调整、休息等,当必须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儿童专用药物。

3.老年患者注意事项:老年人体质较弱,恶心想吐可能提示多种严重疾病,如心肌梗死有时也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出现恶心想吐时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同时,老年人用药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用药需更加谨慎,非药物干预在老年人缓解恶心想吐中也尤为重要,如适当休息、清淡饮食等。

4.特殊病史患者注意事项:有胃肠道手术史的患者出现恶心想吐,要警惕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出现恶心想吐,要考虑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可能,需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