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经的基本特征
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周期性变化的表现,正常月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征。首先是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其次是经期,即月经持续的时间,通常为2-8天,平均4-6天。经量方面,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二、判断真的来月经的依据
(一)出血的规律性与周期性
1.周期相关性:如果女性的月经周期处于其自身相对稳定的周期范围内,比如一位平时月经周期在25-35天的女性,这次出血时间与以往周期有合理的关联性,符合其自身的周期规律。对于有规律性生活的女性,若本次出血时间与既往月经周期的间隔符合其自身平时的周期情况,可作为判断依据之一。
2.周期性重复:如果之前有过规律的月经,本次出血呈现出与以往相似的间隔周期再次出现,例如既往都是每个月固定时间来月经,这次又在相近的时间出现出血情况,就提示有月经来潮的可能性。
(二)出血的特征
1.出血颜色与性状
-颜色:月经血通常是暗红色的,这是因为月经血中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与动脉血混合后呈现暗红色。而异常的出血,比如妊娠相关的出血,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宫外孕时的出血颜色可能偏暗褐等。
-性状:月经血一般不凝固,但在出血量多或者出血速度快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小的凝血块。如果出血性状与平时月经明显不同,如呈现鲜红色且像动脉血一样呈喷射状等,就需要警惕是否不是真正的月经。
2.与妊娠相关的排除
-妊娠测试: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月经出现异常改变时,需要排除妊娠相关的出血。可以通过尿妊娠试验或者血hCG检测来判断。如果妊娠试验呈阴性,那么更支持是月经来潮;如果呈阳性,则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先兆流产还是宫外孕等妊娠相关情况导致的出血,而不是真正的月经。例如,一位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女性,本次月经推迟后出现阴道出血,进行尿妊娠试验阳性,那么这次出血就不太可能是单纯的月经来潮,而需要考虑妊娠相关情况。
(三)结合自身健康状况
1.年龄因素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会有一些不规律,但随着身体的逐渐发育,会逐渐趋于规律。如果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出血情况符合月经的一般特征,且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其周期等逐渐趋向稳定,可考虑是月经来潮。例如,13-18岁的青春期女性,首次月经来潮后,后续的出血如果符合月经的基本特征,可判断为月经。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会出现紊乱,比如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改变等。如果围绝经期女性的出血符合其自身在围绝经期的月经紊乱特点,也可以考虑是月经来潮。但需要注意与其他妇科疾病引起的出血相鉴别。
2.病史因素
-有妇科疾病史:如果女性本身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那么判断月经来潮时需要结合既往疾病情况。例如,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月经来潮时可能会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表现,但如果本次出血符合其既往月经在患有子宫肌瘤时的一般特征,可考虑是月经来潮。但如果出血情况与既往患有该疾病时的月经表现差异很大,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有内分泌疾病史: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月经本身就可能不规律。判断本次出血是否为月经时,需要结合其内分泌疾病的控制情况以及本次出血与自身内分泌疾病相关月经表现的符合程度。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本身月经稀发,本次出血时间虽然间隔较长,但符合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状态下月经可能出现的稀发特点,可考虑是月经来潮。
总之,判断真的来月经需要综合考虑出血的规律性与周期性、出血的特征以及自身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对出血情况存在疑虑,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