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真的来月经了

一、月经的基本特征

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周期性变化的表现,正常月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征。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经期持续时间通常为2~8天,平均4~6天;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经量多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二、判断真的来月经的要点

(一)出血的时间与规律

1.符合月经周期规律

-对于有规律月经周期的女性,如果当前时间处于原本预计的月经来潮时间范围内,就有来月经的可能性。例如一位女性平时月经周期稳定在28天左右,本次预计月经来潮时间已到,那么有来月经的基础时间依据。

-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可能不太规律,但随着身体发育会逐渐趋于规律;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周期会出现紊乱,可能表现为周期时长不一,但也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可作为参考。

2.出血的持续性

-月经出血是持续的过程,一般不会突然停止又大量出血。如果是异常阴道出血,可能会出现出血断断续续、时多时少的情况,而月经则是相对持续的出血过程。比如月经来潮后,会有较为稳定的出血量持续一定天数。

(二)出血的性状

1.经血的颜色

-月经血通常是暗红色的。这是因为月经血中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血液混合了这些成分后呈现暗红色。而异常的阴道出血,比如怀孕相关的出血可能颜色较鲜红或呈褐色等。例如宫外孕时的出血,颜色可能与正常月经血不同。

-对于不同年龄女性,经血颜色也有一定特点。青春期女性由于身体状况相对稳定,经血颜色多为正常暗红色;而老年女性如果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经血颜色可能会有异常变化,需要引起重视。

2.经血的质地

-月经血一般不凝固,但在出血量多或出血速度快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小凝块。这是因为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溶酶能溶解纤维蛋白,所以正常月经血不凝固。如果经血质地过于黏稠、有大量大凝块等情况,则可能不是正常月经。比如一些妇科疾病导致的异常出血,可能会出现经血质地异常的情况。

(三)伴随症状

1.常见伴随症状

-部分女性在来月经时会有一些伴随症状,如下腹坠胀、腰酸等。这是由于月经期间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导致的。青春期女性由于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下腹坠胀和腰酸的感觉程度也有所差异;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伴随症状会有所不同,有些更年期女性可能腰酸症状更明显。

-有些女性还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的情况,这是因为月经前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乳腺组织增生等导致的。但需要注意,一些乳腺疾病也可能导致乳房胀痛,所以不能单纯依靠乳房胀痛来判断是否来月经,但结合其他要点可以辅助判断。

2.与怀孕相关出血的区别

-如果是怀孕相关的出血,比如先兆流产,可能会伴有腹痛,而且出血情况与月经不同。先兆流产的出血一般量相对较少,腹痛多为下腹隐痛或坠痛,与月经伴随的下腹坠胀等感觉有一定区别。宫外孕引起的出血,除了阴道出血外,多有一侧下腹部的剧烈疼痛等症状,这与正常月经的伴随症状明显不同。

三、特殊人群判断需注意的方面

(一)青春期女性

1.身体发育影响

-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月经可能初潮后不太规律,但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规律。判断月经时要考虑到这一特点,不能因为月经初潮后的前几次月经不规律就盲目判断异常。例如初潮后的1-2年,月经周期可能在2-6个月不等,这是正常的发育过程。

-青春期女性要注意生活方式对月经的影响,如过度节食、剧烈运动等可能会影响月经,所以在判断是否来月经时,需要结合自身生活方式情况。如果因为过度节食导致月经紊乱,那么出血情况可能不是正常月经。

(二)围绝经期女性

1.激素变化影响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波动大,月经周期紊乱。判断月经时要综合考虑激素变化情况。围绝经期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情况。例如有些围绝经期女性可能2-3个月来一次月经,经量时多时少,在判断是否来月经时,要结合自身以往月经情况以及身体其他变化。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还可能伴有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症状,这些症状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是否来月经的参考因素之一,但需要与其他月经判断要点相结合。

(三)妊娠期女性

1.与妊娠相关的区分

-对于有性生活的育龄女性,判断是否来月经首先要排除怀孕相关出血。怀孕后出现的着床出血一般量很少,与正常月经的量不同,而且可能会伴有轻微的下腹不适。如果女性月经推迟,同时出现阴道出血,需要通过验孕棒检测、血HCG检查等排除怀孕相关情况后再判断是否是来月经。例如一位育龄女性月经推迟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这时候首先要考虑怀孕流产或宫外孕等情况,而不是直接判断为来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