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服补钾药物
(一)氯化钾缓释片
1.作用机制:氯化钾是经典的补钾药物,口服后钾离子可补充机体钾缺乏,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等。有研究表明,人体摄入氯化钾后,钾离子能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等生理过程。
2.适用情况:适用于轻、中度低钾血症患者,尤其适用于能口服药物且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对于因长期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等导致的低钾情况较为适用。不同年龄人群中,成人及青少年等一般情况可使用,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若存在低钾情况也可考虑使用,但需关注胃肠道反应。
(二)枸橼酸钾颗粒
1.作用机制:枸橼酸钾中的钾离子同样起到补充钾的作用,同时枸橼酸根可能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对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研究发现,枸橼酸钾在维持钾平衡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且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可能有一定协同作用。
2.适用情况:适用于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的低钾血症患者,因为其含有的枸橼酸根可以在补钾的同时,参与纠正酸中毒。对于儿童患者,在医生评估后可考虑使用,相对而言可能较氯化钾对胃肠道刺激小一些;对于有胃肠道疾病且需要补钾的患者,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但仍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情况判断。
二、静脉补钾药物
(一)氯化钾注射液
1.作用机制:通过静脉输注,钾离子快速进入体内,补充血钾水平。钾离子对于维持心肌、骨骼肌等的正常兴奋性和收缩功能至关重要,静脉补钾能迅速纠正严重低钾血症。
2.适用情况:适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如出现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低钾情况。对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或低钾血症较为危急的情况。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使用静脉补钾需严格控制速度和浓度等;对于有心脏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静脉补钾时需密切监测心电图等指标,因为钾离子浓度的变化对心脏的影响较大,需谨慎操作以避免出现心脏不良事件。
(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1.作用机制:门冬氨酸钾镁中,门冬氨酸能参与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镁离子也有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等作用。它不仅能补充钾镁离子,还可能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研究显示,门冬氨酸钾镁在改善心肌代谢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2.适用情况:适用于低钾血症伴有心肌损害的患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合并低钾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若存在低钾且伴有心肌相关问题,在医生评估后可考虑使用,但需严格控制剂量和输注速度;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代谢情况,因为门冬氨酸钾镁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一定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