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引起的牙缝变大怎么回事

一、牙周炎导致牙缝变大的机制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细菌引发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当发生牙周炎时,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会遭到破坏。牙槽骨是牙齿稳固的基础,牙槽骨吸收会使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牙齿就会出现松动移位,原本紧密排列的牙齿之间就会出现缝隙,也就是牙缝变大。例如,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程度与牙缝变大的程度呈正相关,牙槽骨吸收越多,牙缝变大越明显。

二、牙周炎引起牙缝变大的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牙周组织会出现生理性退变,牙周支持组织的功能逐渐下降,更容易患上牙周炎,从而增加牙缝变大的风险。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老化,牙槽骨吸收相对更易发生,相比年轻人,更易因牙周炎出现牙缝变大的情况。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患牙周炎的概率可能相对略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比如男性可能更不注重口腔卫生维护等,所以男性因牙周炎导致牙缝变大的情况可能相对多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如果口腔卫生不佳等同样会患牙周炎出现牙缝变大。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不刷牙、不使用牙线等,会导致牙菌斑堆积,牙菌斑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牙周炎,进而造成牙缝变大。例如,有研究发现,口腔卫生指数差的人群患牙周炎的概率是口腔卫生良好人群的数倍,更容易出现牙缝变大。

2.吸烟: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加速牙槽骨的吸收,导致牙缝变大。吸烟者患重度牙周炎的比例远高于非吸烟者,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牙缝变大的可能性越高。

(四)病史因素

如果既往有过牙周炎病史,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牙周炎反复发作,就会持续破坏牙周支持组织,使牙缝变大的情况逐渐加重。比如曾经患过牙周炎但未进行规范治疗的患者,牙周炎症持续存在,牙槽骨不断吸收,牙缝会越来越大。

三、牙周炎引起牙缝变大的诊断与评估

(一)临床检查

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观察牙龈的状况,如牙龈是否红肿、出血;检查牙齿的松动度,用专门的牙周探针测量牙周袋的深度以及牙槽骨吸收的程度等,从而评估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以及牙缝变大的情况。例如,牙周袋深度超过3mm通常被认为是病理性的,提示有牙周炎症,结合牙槽骨吸收情况可以判断牙缝变大与牙周炎的关联程度。

(二)影像学检查

拍摄牙齿的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牙齿的位置关系等,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牙槽骨吸收的范围和程度,进而明确牙缝变大是否由牙周炎引起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四、针对牙周炎引起牙缝变大的处理原则

(一)控制牙周炎症

首先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洗牙)、龈下刮治等,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消除牙周炎症。通过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多数患者的牙周炎症可以得到控制,阻止牙周组织进一步破坏,防止牙缝变大继续加重。

(二)牙缝的修复处理

在牙周炎症得到控制后,如果牙缝变大影响美观或功能,可以考虑进行修复治疗。例如,可以通过树脂充填、瓷贴面、烤瓷冠等修复方法来关闭牙缝,但前提是牙周炎症必须稳定,否则修复后可能会再次出现牙缝变大的情况。比如树脂充填适用于牙缝较小的情况,通过填充树脂材料来恢复牙齿的邻接关系;瓷贴面则适用于牙齿表面有一定美观需求且牙缝情况适合的患者。

五、预防牙周炎引起牙缝变大的措施

(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二)戒烟

吸烟者应尽量戒烟,以减少烟草对牙周组织的损害,降低牙周炎的发病风险,从而预防牙缝变大。

(三)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如早期的牙周炎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牙周炎进一步发展导致牙缝变大。

(四)控制全身疾病

一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更容易患牙周炎,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以降低牙周炎的发病风险,预防牙缝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