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方面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如接触被污染的衣物、毛巾、浴盆等)感染,新生儿可通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感染。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多由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等感染引起,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
-淋菌性尿道炎:同淋病,是淋病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
-其他原因:还可由尿道损伤(如器械检查、性生活损伤等)、尿道异物、尿道梗阻(如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等)、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等引起,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病因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老年男性若有前列腺增生病史,易因尿道梗阻引发尿道炎;性生活活跃的中青年人群,性接触相关因素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风险较高。
二、临床表现方面
淋病:
-男性:急性淋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溢脓,开始为浆液性分泌物,逐渐变为脓性。慢性淋病多由急性淋病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症状相对较轻,可伴有尿道不适、灼热感等。
-女性:宫颈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多数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有症状者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尿痛、尿频,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等。严重时可引起盆腔炎等并发症,出现下腹痛、发热等症状。新生儿淋病性眼炎则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主要症状为尿道刺痒、灼痛,可伴有轻重不同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量少,为浆液性或脓性,晨起有“糊口”现象。女性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水肿等。
-淋菌性尿道炎:表现同淋病中的相关表现,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具有淋病的典型症状。
-其他原因引起的尿道炎:如尿道损伤导致的尿道炎,有明确的尿道损伤病史,随后出现尿道局部的炎症表现;尿道异物引起的尿道炎,可在尿道发现异物存在的相关表现,同时伴有尿道炎症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尿道炎相对少见,若发生多与卫生习惯等有关,症状可能不典型,需仔细观察;老年人群因机体抵抗力等因素,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并发症风险可能更高。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淋病:
-涂片检查:取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对急性期男性患者诊断价值较高,但女性患者阳性率较低。
-培养检查: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可培养出淋病奈瑟菌,同时可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治疗。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涂片检查:尿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油镜下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数>5个为阳性。
-病原体检测:可通过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等病原体核酸,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
-淋菌性尿道炎:实验室检查同淋病的相关检查,通过涂片和培养可明确是否为淋病奈瑟菌感染。
-其他原因引起的尿道炎: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检查,如尿道损伤导致的尿道炎,可能通过尿道造影等检查明确损伤情况;尿道异物引起的尿道炎,可通过X线等检查发现尿道内异物。
四、治疗方面
淋病: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遵循及时、足量、规则用药的原则。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
-性伴侣也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常用药物有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
-性伴侣也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淋菌性尿道炎:治疗同淋病,使用针对淋病奈瑟菌的敏感抗生素治疗。
-其他原因引起的尿道炎: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尿道损伤引起的尿道炎,必要时需处理尿道损伤情况;尿道异物引起的尿道炎,需取出尿道异物,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不同人群在治疗时需考虑其特殊性,如孕妇淋病的治疗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儿童尿道炎治疗需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且注意药物的剂量等问题,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五、预后方面
淋病: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导致并发症,如男性附睾炎、前列腺炎,女性盆腔炎、输卵管狭窄或阻塞等,影响生育等功能,预后相对较差。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时治疗预后较好,但若延误治疗,也可引起附睾炎、前列腺炎、输卵管炎等并发症,影响生殖系统功能。
-淋菌性尿道炎:同淋病,及时规范治疗预后较好,否则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其他原因引起的尿道炎:针对病因治疗后,预后取决于病因能否有效去除及并发症情况,如尿道异物取出后,尿道炎多可治愈;但尿道梗阻等病因若未有效解决,尿道炎可能反复发作。不同年龄人群预后也有差异,儿童患者及时治疗后恢复相对较好,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衰退等因素,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且并发症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