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
专家提示茯苓被可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痰饮、黄疸、泄泻、湿疹、妇女白带过多等症状,同时,又具有健脾作用可用于虚证而不伤正气,用于实证又不影响祛邪。此外,茯苓还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主要针对功能性的而不是器质性的,如心气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心烦等。视频内容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茯苓被划为利水渗湿药应用非常广泛,除水肿小便不利外,可以治疗痰饮、黄疸、泄泻、湿疹、妇女白带过多等,由于茯苓性平,可用于寒湿证和湿热证,又具有健脾作用可用于虚证而不伤正气,用于实证又不影响祛邪,应该说茯苓是可以广泛用于所有的水湿病证。茯苓健脾作用尽管不是很强,却是治疗脾虚水湿证非常重要和常用的辅助药。宁心安神的功效主要是针对功能性的而不是器质性的,主要是心气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心烦等。茯苓由于含有大量的多糖,不溶于水,水煎不宜煎透,所以饮片不宜过大过厚。市面上的“茯苓丁”如果不浸泡半小时以上也是不宜煎出的,而薄片又容易糊汤,所以要特别注意。茯苓属药食两用药材,传统“茯苓饼”就是将茯苓打成细粉和少量淀粉摊成薄饼,茯苓味甘淡,日常食用可加入面粉、糯米粉中做成各种食品。用量10~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