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要求,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如下: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造血器官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显著,可出现心尖区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此为贫血影响心脏功能的表现。
3.其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症状可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常有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
4.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量降低,一般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8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网织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特殊变化。
5.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胞质少,染色偏蓝,显示胞质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
6.相关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叶酸、维生素B₁₂等检查,以明确贫血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断标准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确定。如果怀疑孩子有贫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