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主要病因如下:
1.胆囊管梗阻:胆囊结石、Mirizzi综合征、胆囊肿瘤等原因可引起胆囊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胆囊黏膜受损,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进而引起胆囊炎。
2.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胆道逆行感染,或经血液循环、淋巴途径等途径引起胆囊炎。
3.其他因素:
胆囊排空障碍:如长期禁食、胃肠外营养、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等,可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淤积,容易发生感染。
其他:如胆总管末端括约肌功能失调、Oddi括约肌狭窄、胆道蛔虫等,也可导致胆汁淤积,增加胆囊炎的发生风险。
创伤:腹部创伤或手术可导致胆囊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感染。
饮食因素: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进而诱发胆囊炎。
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导致胆囊功能异常,增加胆囊炎的发病风险。
药物: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红霉素、氨苄西林等,可影响胆囊的收缩功能,增加胆囊炎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胆囊炎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胆囊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胆囊结石等,并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