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颈部位出现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主要症状有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肢体缩短等
主要是外界暴力引起
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不能手术可选择非手术治疗,都需要结合康复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骨折在固定之后暂时不要使用患肢,按照医生的要求制动,待情况稳定后逐渐开始康复运动。
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等,如果出现皮肤青紫、温度下降、麻木或剧烈疼痛等,需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治疗期间,需要他人协助洗头、擦浴等,可以向未受伤的一侧侧身,切勿压迫受伤部位。
可以采取平卧等睡姿,防止压迫受伤部位。
适当抬高患肢可以促进消肿。
避免患肢负重,比如下肢骨折时,不要背重物。
骨折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可以先活动膝关节、踝关节,防止肌肉萎缩或挛缩;如果自己无法运动,可以由他人帮助运动。
尝试肌肉收缩,防止肌萎缩。
骨折康复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活动,注意保护患肢,防止再次受伤。
骨折后,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需要调节心情,乐观面对。
家人、朋友需要多加鼓励,协助参加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恢复。
手术后早期,需要维持肢体在固定位置,如抬高位。
如果需要长期卧床,需要定期翻身,更换干净的床单,防止压疮;适度按摩或主动活动下肢肌肉,必要时穿弹力袜等,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萎缩。
手术后需要注意观察伤口,如果有渗血、疼痛等不适,应当尽快请医生处理。
手术后住院时间与整体情况、恢复速度等有关,手术后一般5天-2周可出院。
出院后按照医生的要求复诊、换药、拆线,一般每3个月进行1次X线检查,直至1年。
手术后患肢需要避免过度负重,防止内固定松动,复诊时可根据情况拆除固定。
合理营养,维持适宜体重。
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虾、鸡蛋、牛肉、水果、蔬菜等。
绿叶蔬菜在烹饪前应焯水,减少草酸的摄入。
肉汤不应只喝汤,要摄入肉质才能摄取足够营养。
补钙,应保证每日饮用300毫升液态奶,适量增加豆腐、虾皮、海带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避免饮用咖啡、碳酸饮料,会影响钙的吸收。
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咖喱、芥末等。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腌制食物、动物肝脏、油炸食品、烧烤等。
如果骨折恢复情况较差,无法完全恢复正常功能,可以适当对家中环境进行改造,方便活动,比如加装扶手等。
骨折的康复治疗对防止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术后并发症,尽早恢复功能十分重要。
内固定手术后
如果医生允许,可以在床上坐起,主动活动膝、踝关节,但不要侧卧或盘腿,必须在他人帮助下改换体位。
6周后可以扶双拐下地,逐渐、部分负重行走。
骨折愈合后可以不使用拐杖等负重行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可以伸曲髋关节,练习大腿肌肉收缩、伸膝。
根据个人情况,手术24小时后可以在他人帮助下或者使用助行器下地活动。
术后下地后,尽早进行臀中肌外展肌力练习。
使用物理治疗,配合患肢肌肉舒张、收缩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
骨折愈合,外固定拆除后是康复治疗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此前康复治疗不足者,需要通过锻炼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功能。配合物理因子治疗、按摩、针灸、外用药物熏洗等帮助恢复。
老年人、绝经期女性等,应当保证足够奶制品的摄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适度运动、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
活动时注意安全,必要时可使用器械等进行保护,防止外伤。
老年人需要防止跌倒,可以选择摩擦力较大的鞋子,使用防滑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