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黏膜组织局部增生形成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疾病
接触性出血,白带有血丝,宫颈外口肿物脱出
主要病因是慢性炎症刺激、感染等
手术切除为主,药物辅助抗炎、止血、止痛等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宫颈息肉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辅助抗炎、止血等。
息肉摘除术
医生借助工具(息肉钳、活检钳、卵圆钳等)把宫颈息肉轻轻摘下。
术后需要将切除的息肉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宫颈锥切术、宫腔镜下电切术
用于息肉较大、反复发作或合并宫颈管炎的患者。
宫颈锥切术多采用LEEP术,不会影响息肉的组织学特征。
宫腔镜下电切术:能窥视深部,可在直视下切除病变组织,创面被电灼,可防止出血。
采取窥阴器使宫颈暴露。
对宫颈和阴道进行常规消毒,并根据息肉的大小进行摘除手术。
用止血钳夹住息肉蒂部将息肉剪断,如果息肉蒂较粗大可能行楔形切除,采取丝线进行缝合结扎,将息肉切下。
将切除的息肉送到病理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手术治疗前一天及术后2周禁止性生活。
手术前,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如宫颈刮片检查、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排除癌变。
手术中,要配合医生保持体位,不要随意移动。
术后可能会有少量出血,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出血超过5天,或者出血量较多,需要及时就医。
术后注意个人卫生。
手术治疗后,一般情况下需要休息1~2天,具体遵医嘱。
手术后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妇科检查,一般为3个月复查一次,因人而异。
药物治疗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法,用于止血、止痛、防止感染等。
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时、定量坚持服药,不要自己调整药物用量或方法。
如果听说其他药物或方法可以治疗宫颈息肉,一定要去医院咨询医生,不要轻信传言。
液氮疗法、电灼疗法、微波治疗和激光治疗。
物理治疗的目的是破坏息肉的根部,防止复发。
治疗前应遵医嘱进行癌症的筛查。
如果有妇科炎症,控制炎症后再进行治疗。
应在月经干净3~7天后进行治疗。
治疗后4~8周内禁止盆浴、性生活和阴道冲洗。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检查有无感染、宫颈狭窄等,一般1个月后复查。
中医治疗宫颈息肉可参考月经不调、带下异常等进行辨治。
可在中医师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通过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改善症状。
宫颈息肉的治疗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偏方”“土方”“神药”“秘方”,或最快方法等,确诊为宫颈息肉时应积极遵医嘱规范治疗,尽快接受手术切除。
上述治疗方法为本病常规疗法,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