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的含有液态或固态物质的囊状结构
通常无症状,也可出现腹部坠胀疼痛、阴道异常出血等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
根据病情选择,以手术治疗为主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医生会综合考虑年龄、发病原因、囊肿的位置和大小、良恶性,以及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发现有卵巢囊肿,但是没有任何症状,可进行观察,定期复查,如果囊肿自行消退就不需治疗。
囊肿体积较小者,以观察为主,可给予药物治疗。
如果囊肿持续存在或增大、有恶变的风险(如绝经后妇女出现卵巢囊肿)或发生破裂、扭转时,需手术治疗。
适用于囊肿较小、内充满液体,没有症状的患者。
观察2~3个月经周期,看是否会消失。
观察期间,应遵医嘱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确定囊肿体积的改变情况。
不同性质的囊肿,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
适用于内膜样囊肿。
适用于炎症性囊肿。
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加药或减药。
服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囊肿体积大,直径≥5厘米。
保守治疗3~6个月,囊肿持续存在。
囊肿生长较快。
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引起急腹症症状。
绝经后妇女出现的卵巢囊肿。
如没有生育要求,可行患侧卵巢切除术。
如果有生育要求,可选择腹腔镜下或开腹行保留附件的囊肿剥除术。
多数卵巢囊肿手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仅少数因炎症粘连、恶变后浸润周围组织或转移者需要开腹手术。
如果年龄较小,还有生育要求,可以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
卵巢囊肿切除术一般行经腹腔镜手术,体积较大的良性肿瘤或可疑恶性肿瘤可以行经腹手术。
又称附件切除术。
如果年龄较大(45岁以上)或已经绝经,可以做一侧或双侧的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该手术方法有助于降低卵巢癌的风险。
恶性卵巢囊肿的危害大,容易转移。
目前多采取卷地毯式的手术方式,将子宫与卵巢、输卵管切除。
多采用开腹手术。
如果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破裂,可视囊肿性质、囊肿及破裂大小、腹腔积液和出血的程度,由专科医生决定是否急诊手术。
手术前注意休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但不要过度补充营养品。
手术前需禁食10小时、禁水6小时。如需急诊手术,就诊时开始禁食、禁水。
手术前需要打麻醉,有麻药过敏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
手术前清洁自身,护士会刮除手术部位的毛发,听从医生安排进行术前准备。
术后需平卧6小时,家属轮流陪床,密切关注病人生命体征及切口敷料情况,一旦发现敷料明显渗血,立刻请医生处理。
术后需积极排尿,避免尿潴留的发生,若排尿非常困难,请通知医生。
手术后仍需注意短期内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避免搬重物等。
手术后应注意避免性生活1个月。
手术后如果切口疼痛严重,可遵医嘱服用药物。
恶性囊肿术后还需要进行放化疗,具体请遵医嘱。
妊娠期卵巢囊肿的治疗取决于孕期早晚、包块大小和性质,以及有无症状。
妊娠早期,卵巢囊肿直径<6厘米时,多数是怀孕引起的生理性囊肿,可定期B超检查随诊,一般可自然消退。
如果囊肿持续至妊娠中期,不见缩小但也不增大,可产后再处理。
如卵巢囊肿有增大趋势或高度怀疑恶性,则宜手术治疗。
如果妊娠期卵巢囊肿发生扭转,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中医学将卵巢囊肿归属为“癥瘕”的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七情内伤及外感邪气侵及胞脉,人体自身正气虚衰,日久气滞、血瘀、痰湿凝聚,而成为癥瘕。
中医治疗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膈下逐瘀汤、苍附导痰丸、四妙丸、生脉饮等加减治疗。
中医治疗还包括针灸、理疗、灌肠等,请遵医嘱进行治疗。
卵巢囊肿的治疗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偏方”“土方”“神药” “秘方”或最快方法等,确诊为卵巢囊肿时应积极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和其他方法,否则容易延误病情。
上述所有药物均为本病的常规用药,具体用药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及具体病情决定,患者请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