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不能检查出尿毒症。这是因为尿常规只是肾脏疾病的基础检查手段,要诊断尿毒症还需结合其他检查,如肾功能以及肾脏彩超等。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一、尿毒症的本质及症状
尿毒症并非单独疾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肾脏功能丧失后会引发一系列症状与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尿毒症。其全身症状包括乏力、少尿、浮肿、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出血、高血压等。辅助检查中,血肌酐明显增高、尿素氮增高、血红蛋白减低,尿常规可见低渗尿,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等。
二、尿毒症的诊断标准
其三大诊断标准为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以及肾脏彩超。具体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血肌酐≥707umol/L,肾脏彩超提示肾脏体积明显缩小、肾皮质变薄。
三、尿毒症的治疗
尿毒症患者肾功能极差,通常需要给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脏移植等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
四、尿常规的作用
尿常规检查是医院常用检验项目,可了解尿液性质,如有无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糖及尿胆素等,能协助诊断糖尿病、肝脏疾病等,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基本检查项目,在尿毒症诊断中也有重要作用,可初步确定导致尿毒症的原发疾病是否为肾脏疾病。
总之,要明确诊断尿毒症,不能仅依靠尿常规,还需综合多项检查来判断。同时,尿毒症患者需及时进行合适的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