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高温能杀死吗

一、高温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在56℃环境下,30分钟就能使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活性,无法再感染人体细胞。这是因为病毒的核心是核酸(RNA),其周围包裹着蛋白质,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病毒的功能。

二、不同场景下高温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杀灭情况

(一)日常生活场景

1.衣物等织物:如果衣物等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将其放置在56℃以上的环境中持续30分钟,可有效杀灭病毒。对于耐高温的织物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处理,而对于不耐高温的织物,则可以选择使用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消毒。

2.餐具:餐具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进行消毒,将餐具放入清水中,大火煮沸15-30分钟,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对于一些材质特殊的餐具,需要先确认其耐高温性能,再采用相应的高温消毒方法。

(二)公共场所场景

1.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工具的座椅、扶手等部位可定期用高温蒸汽进行消毒处理,蒸汽温度保持在56℃以上持续一段时间,能够杀灭附着在上面的新型冠状病毒。比如公交车、地铁等的相关接触表面,定期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2.室内环境:对于室内的一些物体表面,如桌子、椅子等,可使用高温擦拭的方式,用56℃以上的热水浸湿抹布进行擦拭,保持一定时间,也能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对于家庭环境,还可以通过升高室内温度至56℃以上并持续30分钟左右来杀灭空气中及物体表面的新型冠状病毒,但要注意室内人员的安全,避免高温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皮肤和身体耐受性与成人不同,在利用高温消毒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例如给儿童的玩具消毒时,选择高温消毒方式要确保温度不会烫伤儿童,对于不耐高温的儿童玩具,可以采用其他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消毒方法,如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说明进行消毒。同时,在涉及到公共场所的高温消毒场景时,要避免儿童直接暴露在过高温度的环境中,防止儿童受到高温伤害。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在利用高温进行环境或物品消毒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比如在进行衣物高温消毒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被高温的水或衣物烫伤。在公共场所的高温消毒环境中,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防止因高温导致身体不适,如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谨慎。

(三)孕妇

孕妇在高温消毒相关场景中要格外注意。例如在进行家居高温消毒时,要避免因高温环境导致身体过热,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在选择消毒方式时,要优先考虑相对安全的高温消毒方法,但要确保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恰当,防止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