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喉咙痛有痰咳嗽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相关性
喉咙痛、有痰、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但并非特异性表现。在COVID-19患者中,上述症状可单独或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如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多为中低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乏力、嗅觉或味觉减退或丧失等。然而,许多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可引发类似症状,例如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等引起,也会出现喉咙不适、咳嗽等;流感由流感病毒导致,除发热、肌肉酸痛外也可有咳嗽、咳痰等表现;急性支气管炎多因病原微生物感染、理化刺激等引发,同样会有咳嗽、咳痰、喉咙不适等症状。
二、需结合流行病学史等综合判断
当出现喉咙痛、有痰、咳嗽时,需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考量。若有近期到过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确诊COVID-19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等情况,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相对增大,此时应及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感染。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感染新冠后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除关注喉咙痛、有痰、咳嗽等表现外,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情况。若儿童出现呼吸急促(婴儿<60次/分钟、幼儿<50次/分钟、儿童<40次/分钟)、嗜睡、持续高热不退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避免盲目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老年人群体:老年人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感染新冠后喉咙痛、有痰、咳嗽等症状可能会对其基础疾病产生影响,需更加关注症状变化以及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建议老年人在出现相关症状后,定期监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病情加重迹象,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评估,以便采取合适的医疗措施。
四、出现症状后的应对措施
若出现喉咙痛、有痰、咳嗽等症状,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缓解症状,如适当多饮水湿润咽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非药物干预措施。若怀疑感染新冠病毒,需通过正规的核酸检测等手段明确病因,再依据检测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切勿自行盲目用药或拖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