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前准备
(一)身体检查
1.女性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了解基本身体状况。例如,体重指数(BMI)需保持在18.5-23.9之间,过低可能影响营养储备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
-妇科检查:检查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情况,如是否有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还需进行宫颈涂片检查,排除宫颈病变。
-传染病检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这些疾病可能垂直传播给胎儿,影响胎儿健康。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了解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及肝肾功能状况。例如,贫血会影响孕期胎儿供氧,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及孕期安全。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或甲减)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等。
2.男性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
-生殖系统检查:检查睾丸、附睾等,了解是否有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等影响精子质量的疾病。
-精液常规检查:了解精子的数量、活力、形态等情况。一般精子密度应≥15×10⁶/ml,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应≥32%,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应≥4%等,这些指标异常可能降低受孕几率或增加胎儿畸形风险。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
-女性应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例如,每天应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如维生素C、叶酸等)和矿物质(如铁、钙等)的摄入。其中叶酸非常重要,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需每天补充叶酸0.4-0.8mg,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男性也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偏食,保证精子生成所需的营养物质,如锌等,锌缺乏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可通过食用牡蛎、瘦肉、坚果等补充锌。
2.运动
-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受孕几率。女性可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维持适宜体重,改善内分泌环境。男性也可进行适量运动,如篮球、游泳等,但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导致生殖系统损伤。
3.戒烟戒酒
-吸烟会降低女性受孕几率,增加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还会影响男性精子质量。酒精会干扰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等问题,所以男女双方在孕前3-6个月应严格戒烟戒酒。
(三)心理准备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孕前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内分泌,从而影响受孕。夫妻双方可通过沟通、适当的休闲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怀孕。
二、受孕时机把握
(一)计算排卵期
1.月经周期规律者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28-30天)的女性,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例如,下次月经预计在1号,那么排卵期大概在16号左右。可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法来辅助判断排卵期,女性清晨醒来未进行任何活动时测量体温,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通过连续测量基础体温可找到体温升高的那一天,大致确定排卵期。
-也可使用排卵试纸检测,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时,提示即将在24-48小时内排卵,此时安排同房可提高受孕几率。
2.月经周期不规律者
-可通过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来确定排卵期。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通过B超观察卵泡的大小、形态等,当卵泡直径达到18-25mm时,提示即将排卵,此时是受孕的最佳时机。
(二)选择合适同房时间
在排卵期前后适当增加同房次数,一般每隔1-2天同房一次,可提高受孕几率。但要注意同房不宜过频,以免精子质量下降。
三、孕期相关准备(备孕成功后)
(一)确认怀孕
如果月经推迟,可使用早孕试纸进行检测,或到医院进行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确认是否怀孕。血HCG检查比尿早孕试纸更敏感、准确,一般在同房后7-10天即可通过血HCG检测出是否怀孕。
(二)孕期保健开始
1.饮食
-怀孕后饮食要进一步调整和加强。孕早期(怀孕前3个月),胎儿生长相对缓慢,但需要保证叶酸的持续摄入,同时可根据孕妇的食欲情况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缓解早孕反应。孕中晚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增加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的摄入。例如,孕中期每天应增加20g左右的蛋白质摄入,可多吃牛奶、鸡蛋、鱼肉等;孕晚期要注意钙的补充,每天钙的需求量约为1000-1200mg,可通过饮用牛奶、食用豆制品等补充;同时要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等,预防孕期贫血。
2.休息与活动
-孕早期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需要绝对卧床。孕中晚期可进行适量的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蹲位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3.定期产检
-确诊怀孕后应尽快建立孕期保健手册,按照医嘱定期进行产检。孕早期一般在怀孕12周左右进行第一次产检,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B超检查等,以确定孕周、胚胎发育情况等。孕中期(13-27周)一般每月进行一次产检,包括胎心监测、唐氏筛查(孕15-20周左右)、四维彩超(孕22-26周左右)等检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筛查胎儿畸形。孕晚期(28周后)一般每周进行一次产检,包括胎心监护、B超检查了解胎儿胎位、胎盘、羊水等情况,评估孕妇分娩方式等。
总之,想要怀孕需要从孕前的身体检查、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准备等多方面入手,把握好受孕时机,怀孕后要重视孕期保健,以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