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病毒性急性肝炎治疗需根据病种采取不同方案;甲肝、戊肝致急性肝炎以保肝抗炎、对症治疗为主,转氨酶高时静脉用相关药物降酶,下降后可改口服药物;急性丙肝需积极抗病毒治疗;急性乙肝以保肝抗炎治疗为主。
一、病毒性急性肝炎的治疗需依据不同病种实施相应不同的方案。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对于甲肝和戊肝引发的急性肝炎,主要采取保肝抗炎及对症治疗的方式。1.当转氨酶明显升高时,可以通过静脉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来进行保肝降酶治疗。2.而当转氨酶下降到100以下时,就可以改为口服天晴甘平或者水飞蓟等药物继续进行保肝降酶治疗。通过这样的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实现完全恢复。
三、若是急性丙肝,则需要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丙肝急性感染慢性化的几率较高,能达到55%-85%,所以必须及时进行抗病毒处理。
四、对于急性乙肝,其预后相对丙肝要好,成年人急性乙肝有90%以上都能治愈。它的治疗方案与急性甲肝和戊肝类似,也是以保肝抗炎治疗为主,通常不需要特别积极地进行抗病毒治疗。
总结概况提示:不同病毒性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案各异,甲肝、戊肝以保肝抗炎对症治疗为主且预后较好,丙肝需积极抗病毒,乙肝则多采用保肝抗炎治疗且多数成年人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