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弱视指患者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值,通过外部症状及检查结果判断,由多种原因引起多发于儿童视觉发育期,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视力损害;判断方法包括外部症状和检查结果。
一、
1.弱视的概念
弱视通常是因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而致,主要出现在儿童的视觉发育期。尽管弱视患者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但若未能及时医治,会引发不可逆转的视力损伤。
2.弱视的原因
(1)单眼斜视会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而导致弱视。
(2)屈光参差使得双眼视网膜成像清晰度不同,也易引发弱视。
(3)高度屈光不正使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
(4)形觉剥夺如先天性白内障等可阻碍视觉发育形成弱视。
二、
1.外部症状
患者的表现通常有视力比较低下,在阅读或学习时眼睛容易感觉疲劳,还可能伴有眼睛疼、头疼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球运动不佳、聚焦不良、视觉记忆差等状况,进而导致学习困难。
2.检查结果
视力检查是评判视力、确定弱视最常用的手段。一般来说,3至5岁儿童的视力下限是0.5,6岁及以上儿童的视力下限为0.7。轻度或中度弱视的患者,其视力通常低于下限但大于或等于0.2,而重度弱视患者的视力则小于0.2。
总结:弱视是一种影响视力的疾病,需要通过外部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对儿童影响较大,要重视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视力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