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指的是继发于慢性肝脏实质损害的糖尿病,其发病率较低,常见原发病因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当肝脏受损时,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减少,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增加,进而导致血糖升高甚至继发糖尿病。其特点包括:
一、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肝病症状,如腹胀、乏力、食欲减退、全身皮肤黏膜变黄等,很少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典型症状。
1.腹胀是常见表现之一。
2.乏力感较为明显。
3.会出现食欲减退现象。
4.全身皮肤黏膜有变黄的情况。
二、发病年龄倾向于中老年人群,因为多数肝脏实质性损伤呈慢性进程,病程可能长达十余年甚至更久,出现肝源性糖尿病时患者年龄通常已处于中老年。
1.大部分情况发病年龄较大。
2.这与肝脏疾病的慢性病程相关。
三、患者一般无糖尿病家族史,多因肝脏疾病病程长且病情控制不佳而引发。
1.通常不存在家族遗传因素。
2.主要是肝脏疾病长期发展的结果。
一旦确诊为肝源性糖尿病,应尽快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肝脏疾病,并配合使用对肝功能无损伤的胰岛素注射液进行降糖治疗。总之,对于肝源性糖尿病,要重视其特点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