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避孕药后出血的类型及例假计算方式
一、服用避孕药后出血的两种常见类型
1.突破性出血
-服用短效避孕药时,若漏服或服药不规律等情况可能导致突破性出血。这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例如,在正常的月经周期调节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来控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当服用避孕药时,外源性激素的摄入打乱了这种平衡,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就会引起出血。这种出血的量一般较少,类似点滴状出血。
-对于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若出现突破性出血,需要按照正确的服药方法重新规范用药。对于有月经不调病史的女性,这种情况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关注出血情况。
2.撤退性出血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通常会在停药后3-7天左右出现撤退性出血。这是因为紧急避孕药含有较高剂量的孕激素,服药后激素水平迅速升高,然后突然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而脱落出血。撤退性出血的量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出血量较多,类似一次月经量,有的则较少。
-对于年轻女性首次服用紧急避孕药出现撤退性出血时,要注意观察出血的量和持续时间。如果有性生活史的年轻女性,出现撤退性出血后要警惕是否避孕成功,若下次月经推迟一周以上,需要进行妊娠检测。
二、例假的计算方式
1.以撤退性出血为参考
-如果是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出现的撤退性出血,可将这次撤退性出血当作一次月经来潮,下次例假时间就从这次撤退性出血的第一天开始计算。例如,某次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在10号出现撤退性出血,量与平时月经量相似,那么下次例假大概就从10号左右开始估算。
-对于本身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服用避孕药后出现的撤退性出血可能会对原有的月经周期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是有长期月经不调病史的女性,服用避孕药后出血情况对例假计算的干扰更大,需要更密切地监测自身的月经周期变化。
2.以正常服药周期为参考
-服用短效避孕药时,一般按照21天的服药周期规律服用。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少量突破性出血,不影响正常服药周期的情况下,例假时间还是按照原本的服药周期来计算。例如,原本是从1号开始服用短效避孕药,连续服用21天,然后停药7天来例假,即使中间有少量突破性出血,只要继续按周期服药,例假时间还是参考原本的21天服药周期加7天停药期来计算。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时,要严格按照服药周期服药,以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平衡,减少对例假计算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