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钢板是否需要取出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一、可以不取的情况
1.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较差者:对于年龄较大,如65岁以上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严重心肺疾病、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再次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若钢板无明显不适症状,可考虑不取。因为再次手术可能面临麻醉风险、手术切口感染、术后恢复慢等问题,综合评估后不取钢板带来的风险小于再次手术风险时,可不取出。例如一些80岁左右合并多种慢性病的小腿骨折患者,钢板固定后骨折已愈合,无不适,可考虑保留钢板。
2.钢板位置较深且无不适:如果钢板位于小腿深部,周围组织包裹良好,患者没有出现钢板相关的疼痛、感染、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也可以考虑不取出。这是因为钢板位于深部,取出时需要分离较多组织,手术创伤较大,在没有不适的情况下保留钢板是可行的。比如钢板埋于小腿肌肉丰厚处,周围组织保护较好,患者无任何异常表现。
二、需要取出的情况
1.出现不适症状:当钢板存在不适症状时,如钢板部位疼痛、肿胀,影响小腿的正常活动,或者钢板周围出现感染迹象,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等,就需要取出钢板。因为这些不适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骨髓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患者小腿骨折钢板固定后,出现钢板处持续疼痛,影响行走,经检查无感染等其他特殊原因,就需要取出钢板。
2.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钢板可能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随着儿童的生长,钢板可能会对骨骼的长度、直径等生长指标产生限制,导致下肢不等长、骨骼发育畸形等问题。所以儿童小腿骨折钢板通常建议在骨折愈合后取出,一般在1-2年后根据骨骼生长情况等决定取出时间。比如10岁儿童小腿骨折钢板固定,待骨折愈合后应及时取出钢板以利于骨骼正常生长。
3.钢板松动或断裂:如果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钢板出现松动、断裂等情况,为了避免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影响骨折愈合后的肢体功能,需要取出钢板。钢板松动或断裂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再次移位等不良后果,所以这种情况下必须取出钢板。例如通过X线检查发现小腿骨折钢板有明显松动迹象,就需要安排手术取出钢板。
总之,小腿骨折钢板是否取出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钢板位置、是否出现不适症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