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常见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微生物。其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X线检查、血液检查等,抗原检查可用于临床早期快速诊断,但检出率低。

一、临床表现:

1.会出现乏力、咽痛、头痛、咳嗽、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肌痛、耳痛等症状。其中咳嗽多为阵发刺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

2.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恢复正常后可能仍有咳嗽,少数为重症肺炎。

3.肺外表现常见,消化系统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表现;其他还包括关节痛、心肌炎、心包炎、肝炎、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皮肤斑丘疹等。

二、X线影像表现:

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有双肺散在的渗出性病灶,病变常经3-4周后自行消散,部分有少量胸腔积液。

三、血液检查:

1.支原体肺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能有淋巴细胞降低表现。

2.实验室冷凝集试验检查阳性滴度≥1∶32,若滴度逐步升高更具诊断价值。

3.血清支原体IgM抗体的测定可进一步确诊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高者即为阳性,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四、抗原检查:

直接检测呼吸道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原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虽具决定性意义,但检出率低,技术条件要求高且所需时间长。

总之,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检查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