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脑梗塞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疾病,血管条件差,可能存在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明显的动脉狭窄。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包括以下方面:
一、控制危险因素:这是治疗的关键基础环节。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众多,如脑梗塞家族史、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也是高危诱发因素。
1.高血压:长期血压过高会对血管壁造成损害,增加脑梗塞风险。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糖尿病: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
3.肥胖:肥胖者更易出现血脂异常等问题,加重血管负担。应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减轻体重。
4.吸烟与饮酒: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饮酒过量也会对血管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必须坚决戒烟戒酒。
二、药物治疗:
1.急性发作期:在条件允许时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有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
2.抑制血栓形成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
3.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如瑞舒伐他汀钙片等。
三、手术治疗:
1.大面积脑梗塞且无禁忌症时可行开颅减压术或部分脑组织切除术。
2.颈动脉狭窄超过50%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也可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以解除血管狭窄。
四、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注意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低热量。进食过程要防止误吸。还要禁烟禁酒,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总之,对于多发性脑梗塞患者,需综合采取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