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止吐止恶心方法
(一)饮食调整
1.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对于成人及儿童(年龄较大能配合的),可选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对胃肠道刺激小;软面条同样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能缓解恶心呕吐时胃肠道的负担。对于婴幼儿,可适当调整奶量和喂养方式,少量多次喂奶或喂食,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道不适。
2.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等会加重胃肠道消化负担,辛辣食物如辣椒等会刺激胃肠道,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症状加重,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应避免。
(二)呼吸调节
1.深呼吸:成人及olderchildren(年龄较大儿童)可采用腹式深呼吸,慢慢地用鼻子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再慢慢地用嘴巴呼气,重复几次。这种方法有助于放松身体,缓解紧张情绪,而紧张可能会加重恶心呕吐感。例如,每次深呼吸持续5-10秒,重复10次左右。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轻柔地抱着孩子,缓慢有节奏地呼吸,通过自身呼吸节奏影响孩子,起到一定的情绪安抚和缓解不适的作用。
2.闻薄荷味:薄荷的清新气味具有一定缓解恶心的作用。成人可以将薄荷精油稀释后闻香,或者直接嗅闻新鲜薄荷的味道;儿童也可以适当闻薄荷味,但要注意避免精油浓度过高刺激到儿童呼吸道等。
(三)体位调整
1.侧卧:当出现恶心呕吐感觉时,成人及儿童(能配合的)可采取侧卧姿势。对于成人,侧卧能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气管,降低窒息风险;对于儿童,侧卧同样可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且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例如,成人侧卧时可将头部适当垫高,儿童侧卧时家长要注意调整合适的体位,确保安全。
2.坐立前倾:成人在恶心呕吐时可以坐立前倾,将头部稍微低下,这样能使呕吐物更容易排出,减轻胃肠道的压力,缓解恶心感。
二、药物干预(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一)抗组胺药
1.茶苯海明:对于因晕车、船等引起的恶心呕吐有一定作用,成人可在出行前按说明书服用,但要注意其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儿童使用需谨慎,一般不推荐低龄儿童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情况评估后使用。
2.苯海拉明:也可用于缓解一些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成人使用时要注意其可能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同样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考虑儿童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1.甲氧氯普胺:可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成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时需特别谨慎,低龄儿童使用风险相对较高,应在医生评估后,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
2.多潘立酮:能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恶心呕吐症状,成人使用时要注意其可能对心脏的影响等;儿童使用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合适剂量,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要关注儿童的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反应。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出现恶心呕吐是常见的早孕反应等情况。非药物干预是首选,如尽量选择清淡饮食,采取舒适的体位等。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极其谨慎,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后,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风险的药物。
(二)儿童
儿童出现恶心呕吐时,非药物干预应作为首要选择。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且要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的肝、肾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例如,低龄儿童一般不轻易使用可能有较多副作用的药物,优先采用饮食调整、体位调整等非药物方法。
(三)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恶心呕吐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非药物干预方面要更加注重安全,如体位调整时要防止摔倒等。药物使用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且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年轻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