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分类分型及特点

一、急性白血病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多见于儿童群体,起病较为急骤。骨髓及外周血中原始与幼稚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依据形态学可细分为L1、L2、L3型。其中L1型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细胞大小较为一致;L2型细胞大小不一;L3型以大细胞为主,胞质呈嗜碱性,且胞质内有较多空泡。

(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涵盖多种亚型:M0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高,但光镜下难以辨认;M1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比高;M2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等存在一定比例;M3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早幼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可见大量异常早幼粒细胞;M4是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粒细胞系与单核细胞系均有明显增生;M5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单核细胞显著增多;M6是急性红白血病,骨髓中红系细胞异常增生;M7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巨核细胞显著异常增生,各亚型骨髓象均有其特征性表现,且均有科学研究明确其细胞形态及骨髓象特点。

二、慢性白血病

(一)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多见于成人,病程进展相对缓慢,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是其标志性特征,骨髓中粒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相关研究已证实Ph染色体及融合基因在CML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好发于老年人群,以成熟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持续呈增多状态,骨髓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大量临床研究明确了CLL的淋巴细胞形态及骨髓浸润特点,且与老年人群的发病情况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