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的补液原则是

高渗性脱水通常适宜补充无钠的5%葡萄糖溶液,若合并酸中毒则应酌情给予碳酸氢钠,随后要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调整。补液量可按照患者的脱水程度、血清钠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来估算。补液一般可采用口服方式,但当患者无法口服或有严重胃肠道症状,或是重度脱水患者,就需采用静脉补液,在补液过程中要留意补液速度,含糖补液过快会导致尿糖增多,引发渗透压利尿致使水钠丢失。此外,过快补液还会引发脑水肿,在补液的前4至8小时应先补充总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剩余量之后再逐渐补充,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皮肤弹性、尿量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一、关于高渗性脱水的处理:

1.补充液体:一般以补充无钠的5%葡萄糖溶液为宜。

2.酸中毒处理:合并有酸中毒者应酌情补给碳酸氢钠。

3.依据检查调整: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调整。

二、关于补液量的确定:

1.参考因素: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血清钠浓度及红细胞压积进行估算。

三、关于补液方式:

1.口服补液:一般情况可采用。

2.静脉补液:患者不能口服或有严重胃肠道症状,或为重度脱水时采用。

四、关于补液速度:

1.含糖补液过快的后果:会引起尿糖增多,导致渗透压利尿使水钠丧失。

2.过快的其他危害:会产生脑水肿。

五、关于补液的具体安排:

1.前期补液量:前4一8小时应先补给总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2.后续补液:余量而后逐渐补给。

六、关于补液期间的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皮肤弹性、尿量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

2.及时调整:根据观察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总结概括提示:文章重点阐述了高渗性脱水的处理方法,包括补充适宜液体、处理酸中毒、确定补液量和方式、注意补液速度及具体安排,还强调了补液期间要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