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骨质疏松都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根据严重程度,骨质疏松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下是重度骨质疏松的一些常见症状:

1.疼痛:

周身骨骼疼痛: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身高变矮、驼背:严重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进而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脊柱畸形。

2.骨折:

脆性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就可能发生的骨折,如咳嗽、打喷嚏、大笑、负重、挤压、摔倒等。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胸腰椎、桡骨远端、髋部等。

非脆性骨折:在受到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外力时发生的骨折,如乘车颠簸、跌倒、轻微扭伤等。

3.呼吸系统问题:重度骨质疏松可导致胸廓畸形,从而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应高度怀疑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及时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X线检查等,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同时,还应注意预防跌倒,避免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