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压的正常范围及高血压的界定
正常血压的收缩压(俗称高压)一般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俗称低压)在60~89mmHg之间。如果今天量血压在100~140mmHg,需要分情况来看:
收缩压部分:收缩压100~139mmHg属于正常高值或正常范围,收缩压140mmHg及以上则达到了高血压的诊断临界值。
舒张压部分:舒张压100~139mmHg属于1级高血压范围,舒张压140mmHg及以上则为2级或3级高血压范畴。
二、不同人群的具体分析
成年人:对于一般成年人,若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但单次测量血压处于100~140mmHg时,需要多次监测来明确情况。比如本身有家族高血压病史、长期高盐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成年人,更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因为这类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高。
老年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相对较大。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正常血压范围一般建议收缩压<150mmHg且舒张压<90mmHg,但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控制到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当老年人血压在100~140mmHg时,也要综合其基础健康状况来判断,如果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即使血压在这个范围边缘,也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压并咨询医生。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的血压正常范围与成年人不同,会根据年龄、身高、性别等因素有不同标准。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3~5岁)收缩压正常范围在85~110mmHg,舒张压在55~75mmHg;学龄儿童(6~12岁)收缩压正常范围在90~115mmHg,舒张压在60~75mmHg;青少年(13~17岁)收缩压正常范围在100~120mmHg,舒张压在60~80mmHg。如果是儿童青少年量血压在100~140mmHg,需要结合其年龄等因素来判断是否异常,比如青少年收缩压140mmHg就已经属于高血压范畴了,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三、应对建议
多次监测:非同日在安静状态下多次测量血压,最好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测量前休息5~10分钟,保证测量方法正确,以准确了解血压的真实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无论是否确诊高血压,都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血压处于100~140mmHg的人群,要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²;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及时就医:如果多次测量后血压仍处于较高水平,或者伴有头痛、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高血压以及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例如,如果确诊为高血压,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考虑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等,但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