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由什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遗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若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其亲属患高血压的风险较无家族史者明显增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通过影响血管结构、神经内分泌调节等多种途径增加个体患高血压的易感性,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干扰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

二、环境因素

(一)饮食因素

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过多摄入钠盐会使体内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也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酒精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压升高,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

(二)体重因素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24kg/㎡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肥胖可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增多,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血压的调节,同时肥胖还会增加心脏负担,促使血压升高。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也是引发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当人体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此外,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也较高,规律的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改善血管弹性及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缺乏运动则易导致血压异常。

四、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逐渐出现老化,弹性下降,血管壁增厚、变硬,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这是导致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五、疾病相关因素

某些疾病可继发引起高血压,例如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会影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导致水钠潴留,引发高血压;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体内醛固酮分泌增多,可导致钠水潴留和血压升高;此外,主动脉缩窄等心血管结构异常疾病也会引起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