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腹部CT检查概述
全腹部CT检查是通过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整个腹部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肾上腺、胃肠道等器官进行详细成像,以辅助医生了解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发现潜在病变。
二、全腹部CT检查的适用情况
1.腹痛原因不明:无论哪个年龄段,不明原因的腹痛都可能需要进行全腹部CT检查,以排查腹部脏器病变,如胃肠道穿孔、肠梗阻、泌尿系统结石等。不同性别,男性可能因肠道疝气、前列腺炎等引起腹痛,女性可能因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全腹部CT有助于明确病因。长期大量饮酒、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易引发胰腺炎等疾病致腹痛,通过检查可判断病情。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因肠粘连等导致腹痛,CT检查可直观呈现。
2.腹部肿块:发现腹部有肿块时,全腹部CT可帮助确定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其良恶性。年龄较大者腹部出现肿块,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增加,CT检查对诊断意义重大。
3.腹部脏器损伤:腹部受到外伤后,为判断肝脏、脾脏、肾脏等实质脏器是否破裂,全腹部CT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年轻人运动或意外事故致腹部受伤,CT能快速准确评估损伤程度。
4.消化系统疾病:如怀疑患有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全腹部CT检查可清晰显示病变情况。长期酗酒、高脂肪饮食人群易患肝脏、胆囊疾病,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
5.泌尿系统疾病:排查肾脏肿瘤、囊肿、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等泌尿系统疾病时,全腹部CT可提供详细信息。不同性别,男性前列腺疾病有时也需结合全腹部CT检查。
三、全腹部CT检查前准备
1.饮食准备:检查前46小时需禁食禁水,以保证胃肠道处于相对排空状态,利于清晰显示胃肠道及周围脏器。年龄较小儿童,家长应提前做好沟通,尽量配合禁食要求。对于年老体弱或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禁食期间要注意观察,防止低血糖等情况发生。
2.告知医生病史: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过敏史(特别是对碘对比剂过敏)、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等。有过敏史患者可能需采取预防措施或选择其他检查方法。有肾脏疾病患者,使用含碘对比剂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评估肾功能后决定是否使用。
3.去除金属物品:检查前需去除腹部及周围的金属物品,如皮带扣、钥匙、硬币等,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4.对比剂使用:部分情况下需使用含碘对比剂以增强图像对比度,更清晰显示病变。使用前医生会评估患者情况,符合条件者在检查前会经静脉注射对比剂。注射对比剂后可能有短暂热感等轻微不适,属正常现象。但对对比剂过敏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提前预防和处理。
四、全腹部CT检查过程
1.患者体位:患者通常需仰卧于检查床上,保持身体放松,听从操作人员指示调整体位,确保扫描部位处于正确位置。
2.扫描过程:扫描时,检查床会缓慢移动通过CT机的扫描架,X线球管围绕患者腹部旋转进行扫描,过程中可能听到机器运转声音。整个扫描过程一般几分钟即可完成,但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延长。扫描过程中患者需保持静止,避免呼吸运动等影响图像质量。若需使用对比剂,一般在注射对比剂后按要求延迟一定时间再进行扫描。
五、全腹部CT检查后注意事项
1.观察身体情况:检查后需在候诊区观察一段时间,特别是使用对比剂者,注意有无迟发性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2.多喝水:使用对比剂后,多喝水可促进对比剂排出体外,减轻肾脏负担。不同年龄段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水,儿童需家长协助保证足够饮水量。
3.等待检查结果:检查完成后,影像资料需由专业医生分析解读,患者需耐心等待检查报告。报告结果出来后,应及时拿给就诊医生,以便制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六、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原则上应避免进行全腹部CT检查,因为X线具有电离辐射,可能对胎儿造成潜在危害。如病情危急必须检查,需在充分告知风险并权衡利弊后,由妇产科医生与影像科医生共同评估,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胎儿所受辐射剂量。
2.儿童:儿童进行全腹部CT检查时,因其对辐射较敏感,需严格掌握检查适应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确需检查时,要采用儿童专用扫描参数,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家长应在检查前安抚好儿童情绪,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减退等。检查前需详细评估身体状况,特别是使用对比剂时,要警惕对比剂肾病等并发症。检查过程中,因老年人行动不便,医护人员要给予更多协助,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4.有过敏体质者:此类人群对对比剂过敏风险较高。检查前医生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进行必要的过敏试验。若确定为高敏体质,可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预防过敏反应,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