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伤肝伤肾

部分中药若长期服用会给肝肾带来损伤。其毒害性主要取决于使用时间与剂量、煎煮炮制方法以及配伍方法等方面。

一、使用时间及剂量方面:众多中药及制剂基本都通过肝肾进行代谢,倘若长期或大量使用那些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像是木通、雷公藤、雄黄等,这些药物就会在肝肾内蓄积,进而引发肝肾衰竭。比如木通,如果过量或长时间使用,其所含成分可能会逐渐在肝肾中积累,对肝肾细胞造成损害;雷公藤也是如此,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导致其正常功能受影响;雄黄若使用不当,也会因其蓄积而产生严重的肝肾毒害。

二、煎煮炮制方法方面:部分本身含有毒性的药物需要通过特殊炮制方法来降低其毒性。例如,雄黄要进行水飞处理,山豆根不可久煮,而乌头类则必须久煎。此外,如果煎煮的器具是铝质或铁质的,也可能会增大其对肝肾的毒性。比如,乌头类药物(1)如果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煎煮,其中的有毒成分未能充分转化或去除,就容易在服用后造成肝肾毒害;(2)当使用了不合适的煎煮器具时,可能会与药物发生反应,增加其对肝肾的不良影响。

三、配伍方法方面:在进行药物配伍时,如果没有遵循配伍禁忌,就会导致药物有效成分之间相互反应,产生对肝肾的毒害性。像现代临床上,大黄与复方甘草合剂合用会对肾小管产生损害,何首乌类药物与唑类抗真菌药协同使用会引发肝损害。比如,(1)当大黄与复方甘草合剂不合理配伍时,可能会形成一些对肾小管有损害的物质;(2)何首乌类药物与唑类抗真菌药一同使用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肝损伤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药的服用必须经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严格遵循医嘱,切不可随意使用,以避免对肝肾等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