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婴幼儿贫血的类型及原因
婴幼儿贫血常见类型有缺铁性贫血等。缺铁性贫血多因铁摄入不足,婴幼儿生长发育快,若饮食中铁含量低,如纯母乳喂养且母亲铁摄入不足,或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辅食等易引发;还有巨幼细胞贫血,多因缺乏维生素B₁₂和(或)叶酸导致,如孕期母亲缺乏相关维生素,或婴幼儿辅食中未添加富含维生素B₁₂和叶酸的食物等。
二、饮食调整补充营养
1.缺铁性贫血的饮食补充
-富含铁的食物:对于4-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每100g强化铁米粉含铁量较高,能为婴幼儿补充铁元素;还可添加红肉(如瘦猪肉、瘦牛肉),红肉中铁含量丰富且吸收率较高,可做成肉泥等形式喂养;动物肝脏也是良好的铁来源,如鸡肝等,可每周安排1-2次,做成肝泥给婴幼儿食用,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因肝脏中维生素A等含量相对较高长期过量食用带来风险;另外,豆类(如黑豆、红豆等)也含有一定量铁,可制作成豆类泥等添加到辅食中。
-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可给婴幼儿适当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泥,像橙子泥、苹果泥等,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将橙子榨汁后过滤制成泥状喂给婴幼儿,能帮助提高铁的吸收率。
2.巨幼细胞贫血的饮食补充
-富含维生素B₁₂的食物:富含维生素B₁₂的食物有肉类(如牛肉、羊肉等)、蛋类、奶类等,可将牛肉做成细腻的肉末,鸡蛋做成蛋黄泥(开始先少量添加蛋黄,观察有无过敏等情况),牛奶可选择配方奶(强化维生素B₁₂的配方奶更好),为婴幼儿提供维生素B₁₂来源。
-富含叶酸的食物: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叶酸,可将菠菜焯水后制成菠菜泥,西兰花做成西兰花泥,添加到婴幼儿辅食中;豆类(如扁豆等)、坚果(如核桃等,但婴幼儿食用坚果需注意避免呛噎,可磨成粉少量添加)也含有叶酸,可适当添加。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对铁等营养物质需求更高,更易发生贫血,在添加辅食时应更早开始补充含铁丰富食物,且需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适当增加铁剂等补充,但要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因为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相对更不成熟,用药等需更谨慎。
2.有基础疾病婴幼儿:如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婴幼儿,其营养物质吸收可能受影响,对于贫血的纠正需更关注营养物质的补充方式,可能需要更精细地调整辅食,必要时在医生评估下进行营养补充,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改善营养吸收状况。
3.过敏体质婴幼儿:若婴幼儿对某些食物过敏,如对牛奶蛋白过敏,则不能选择普通配方奶,需选择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等,在添加辅食时要注意排查可能过敏的食物,选择不过敏的富含营养的食物来补充营养纠正贫血,如对鸡蛋过敏则避免添加蛋黄等含鸡蛋成分的食物,可选择其他铁源和维生素来源的食物替代。
四、定期监测与就医
1.定期监测血常规:婴幼儿贫血需定期监测血常规,一般1-2个月监测一次,观察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了解贫血纠正情况。如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在饮食调整后1个月左右复查血常规,看血红蛋白上升情况;巨幼细胞贫血婴幼儿也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及维生素B₁₂、叶酸水平,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饮食或补充方案。
2.及时就医:如果婴幼儿贫血经饮食调整后无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现面色苍白加重、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药物补充等其他治疗措施,如缺铁性贫血严重时可能需要补充铁剂,但铁剂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因为婴幼儿肝肾功能相对较弱,过量使用铁剂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巨幼细胞贫血严重时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B₁₂和叶酸等,但同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