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常规隐血2+蛋白质-的含义及可能原因
(一)尿常规隐血2+
隐血试验阳性表示尿液中存在红细胞,但由于红细胞可能已经破坏,无法直接看到红细胞,所以用隐血来表示。隐血2+提示尿液中有较多的红细胞破坏情况。其可能的原因有:
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在前驱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后1-3周)后发病,除了隐血阳性外,还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病情迁延,缓慢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尿路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易患尿路感染,急性尿路感染时除了隐血阳性,还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还可见白细胞增多;慢性尿路感染则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泌尿系统结石:可见于任何年龄,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引起尿路黏膜损伤,导致隐血阳性,同时可伴有肾绞痛、排尿困难等症状,通过超声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泌尿系统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如肾癌、膀胱癌等,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隐血阳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膀胱镜等)明确诊断。
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也可表现为尿液隐血阳性,同时可见皮肤瘀点、瘀斑等;血友病患者由于凝血因子缺乏,也可出现出血倾向,包括泌尿系统出血导致隐血阳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女性,可累及肾脏等多个系统,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同时伴有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痛等多系统受累的症状,自身抗体检查可呈阳性。
(二)蛋白质
蛋白质阴性表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正常,一般来说,健康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微,尿常规检测呈阴性。但在一些生理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尿蛋白阴性结果波动,比如剧烈运动后、发热等,但通常是暂时的,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如果是持续的尿蛋白阴性,一般提示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但如果存在上述泌尿系统或全身性疾病时,也可能同时伴有蛋白质的异常,但此处蛋白质为阴性,需要结合隐血的情况综合分析。
二、进一步检查及建议
(一)进一步检查项目
1.泌尿系统超声:可以了解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形态、结构,有无结石、肿瘤、积水等情况,有助于排查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检查时需注意适度约束等。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临床考虑有肾脏疾病可能,除了尿常规外,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更准确地反映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量,对于评估肾脏损害程度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留取24小时尿液时需准确收集。
3.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了解肾脏的滤过功能,血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有所差异,儿童的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等情况判断。
4.尿红细胞形态检查: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区分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果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多提示肾小球疾病;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则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等疾病,各年龄段均可进行。
5.自身抗体检查:对于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肾脏损害的患者,需要进行自身抗体检查,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育龄女性等更需要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检查。
(二)建议
如果是儿童出现尿常规隐血2+蛋白质-,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前驱感染史、家族史等,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对多见,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对于成年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有尿路刺激症状等,优先考虑尿路感染等情况,进行相应的抗感染等进一步检查;如果没有明显症状,需要排查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情况,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动态观察隐血及蛋白质的变化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适量饮水,避免憋尿等不良习惯,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减少对肾脏等器官的损害风险。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尿常规隐血2+蛋白质-时,家长要格外关注。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在患病期间要注意让儿童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饮食,根据病情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二)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出现这种情况时,要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自身是否有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如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对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三)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尿常规隐血2+蛋白质-时,要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肿瘤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要注意观察老年人是否有无痛性血尿的情况,同时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泌尿系统超声、膀胱镜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泌尿系统肿瘤,及时进行治疗。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度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