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干预方法
(一)调整体位
对于因晕车、晕船等引起的恶心,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合适的座位,尽量保持头部稳定,避免过度晃动。对于术后患者出现的恶心,可适当抬高床头,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刺激引起的恶心,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体位调整需根据具体情况,比如儿童术后要确保体位舒适且安全,避免滑落等情况。
(二)呼吸调节
通过深呼吸来缓解恶心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缓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缓慢地呼气,重复几次。这种方法对于孕期女性出现的轻度恶心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孕期女性采用呼吸调节时要注意环境舒适,避免过度紧张;对于压力导致的恶心,不同年龄人群都可适用,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身心来减轻恶心症状。
(三)转移注意力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有趣的视频、与他人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比如在化疗后出现恶心的患者,家属可以陪伴其聊天,讲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来转移患者对恶心的关注,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都可采用,只要能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即可,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转移注意力方式,如儿童可选择色彩鲜艳、有趣的动画等。
二、药物干预相关情况
(一)适用药物及原理
如果非药物干预无法缓解恶心症状,可能需要使用药物。例如,对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是常用的药物,其通过阻断中枢化学感受区及胃肠道黏膜上的5-羟色胺受体,从而发挥止恶心的作用。但不同年龄患者使用药物需谨慎,儿童使用止恶心药物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标准,根据体重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范围,不能随意使用成人药物;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调整用药剂量。
(二)特殊人群用药注意
孕期女性出现严重恶心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只有在非药物干预无效且恶心严重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时,才会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止恶心药物;对于老年患者出现的恶心,要考虑其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时要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相对安全、对其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止恶心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