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什么都没有就是痒怎么回事

皮肤干燥

成因: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尤其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人体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出现皮肤干燥从而引发瘙痒。老年人皮肤的生理功能衰退,皮脂腺和汗腺萎缩,分泌功能减弱,更易发生皮肤干燥瘙痒。一些不良的洗澡习惯,如频繁使用热水、碱性强的肥皂洗澡,会进一步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加重皮肤干燥。

应对:避免频繁热水洗澡,控制洗澡时间在10-15分钟内,水温不宜过高,37℃-40℃较为适宜;选择温和的沐浴产品,洗完澡后及时涂抹具有保湿功效的身体乳,保持皮肤水分。

过敏反应

成因: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海鲜、芒果等)、药物等,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过敏原并发起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对某些玩具材料过敏,女性可能因使用新的化妆品而过敏。有过敏病史的人群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更易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瘙痒。

应对: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的外用药物缓解症状,如炉甘石洗剂等,但如果过敏反应严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神经性皮炎

成因:精神因素是重要诱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可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搔抓、摩擦等局部刺激也会促进神经性皮炎的发生发展。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女性均可发病,好发于颈部、肘部、骶尾部等部位,皮肤会出现苔藓样变,伴有剧烈瘙痒。

应对: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局部皮肤;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不同部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

系统性疾病

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体内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在皮肤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是减退,都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皮肤干燥、粗糙伴瘙痒较为常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同时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真菌滋生,也会加重瘙痒。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比如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可能更为顽固。

应对:肾脏疾病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肾功能进展;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需针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规范治疗,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同时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

成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尤其是在热水浴后瘙痒加重。淋巴瘤患者也常伴有皮肤瘙痒,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某些物质刺激皮肤神经有关。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患血液系统疾病的概率不同,但一旦患病都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应对:需针对具体的血液系统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需要放血、化疗等治疗手段,淋巴瘤则根据病情采取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随着血液系统疾病病情的控制,皮肤瘙痒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寄生虫感染

成因: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螨常寄生在皮肤薄嫩部位,如手指缝、手腕、腋窝、腹股沟等,夜间瘙痒加剧;阴虱主要寄生在阴毛部位,叮咬皮肤引起瘙痒。任何年龄、性别都可能感染,密切接触疥疮患者或使用其用过的物品易被传染,有不洁性行为者易感染阴虱。

应对:疥疮患者需隔离治疗,更换衣物、被褥并进行煮沸消毒等处理,外用硫磺软膏等药物;阴虱患者要剔除阴毛,外用林旦乳膏等药物,其使用的衣物等也要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