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性幽门梗阻

一、定义与病因

疤痕性幽门梗阻是由于幽门附近的溃疡或癌肿等病变引起的幽门梗阻,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导致幽门狭窄。常见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管溃疡,溃疡活动期,周围组织炎症、充血、水肿及反射性幽门痉挛使幽门梗阻暂时,而瘢痕形成则为持久性梗阻原因。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不同年龄段病因可能有差异,比如青年患者多因十二指肠溃疡引发,老年患者需警惕胃癌导致的幽门梗阻。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是重要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在溃疡形成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二、临床表现

呕吐:是最突出症状,多发生在餐后,呕吐量大,含有发酵酸性宿食,不含胆汁,呕吐后患者自觉胃部舒适。不同年龄患者呕吐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因幽门梗阻影响营养摄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老年患者呕吐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更严重后果。

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由于长期呕吐,大量丢失胃液,导致脱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患者表现为消瘦、乏力、皮肤干燥、弹性消失等。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各脏器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可能加重心脏、肾脏等负担,引发更严重并发症。

三、诊断方法

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扩张,钡剂24小时后仍存留。通过X线钡餐可以清晰显示胃的形态、幽门的狭窄情况等。

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幽门梗阻部位、病变性质等,还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癌肿等病变。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胃镜检查操作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患者检查需更谨慎,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等。

四、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全身情况差或伴其他严重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包括胃肠减压,抽出胃内潴留物,减轻胃黏膜水肿及炎症;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不同年龄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液体补充量和电解质调整需精准计算,比如儿童患者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补液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导致不良后果。

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等。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需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选择对机体打击较小的手术方式;儿童患者手术需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尽量保留足够的胃功能以保障后续营养吸收等。

五、预后及康复

预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好。若延误治疗,可导致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影响预后。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差异,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预后相对较差;儿童患者及时治疗后恢复相对较好,但需关注生长发育恢复情况。

康复:术后患者需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康复过程中要注意营养支持,根据患者年龄给予合适的营养补充,比如儿童患者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以促进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同时要定期复查,观察幽门梗阻相关情况及身体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