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青光眼有可能自愈,但仅局限于早期小发作情况。症状严重时则需积极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免损害视力。
一、急性青光眼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因浅前房或房角关闭引起,也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小发作会有视力模糊、头疼、眼痛等表现,若病症轻微且房角关闭范围小,可能自行缓解。然而,不定期小发作后,房角关闭范围逐渐扩大,此时难以自行缓解,通常伴有显著临床症状,如眼痛、红肿、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就需要尽快住院进行科学治疗。
二、急性青光眼发作时存在眼压升高情况,持续高眼压会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进而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症状,必须高度重视。早期可使用药物降低眼压,如布林佐胺滴眼液、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待眼压降低和炎症控制后,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虹膜周边切除术。
三、急性青光眼是较严重的眼部疾病,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一般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上升。一旦患病需尽快住院接受相关治疗,否则会对视力造成永久性损害。
总之,急性青光眼自愈有一定条件限制,严重时要及时进行恰当治疗,同时该疾病危害较大且有一定特点,要重视并正确应对。